唐推崇王羲之,宋推崇颜真卿,明清推崇欧阳询,民国推崇赵孟頫……但是历朝历代为何没人推崇 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
颜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简称“肌肉男”,易学
欧体:方圆兼施,以方为主,挺拔秀美,简称“美男子”,易学
赵体:字形扁方,间架方正,笔画圆秀,简称“国字脸男”,易学
柳体:均匀瘦硬,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简称“穿衣显瘦,脱衣有肉”,难学
历史上学柳体的确实远少于欧、颜、赵,如今书法展也很难看到柳楷踪影,广大网友更是直呼不要练习柳公权的字!
以上这些争论直接指出了柳体不好学、难学…可是,好歹大家都知道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民间还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 柳公权范仲淹曾夸赞颜筋柳骨;苏轼曾说,柳体能自出新意。值得肯定的是,柳体一直备受当朝皇帝重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都非常喜欢。
▲ 柳公权,《玄秘塔》那么为何大家喜欢欣赏柳体,却不爱学呢?
其实,首先得知道柳体被冠上难学帽子的原因。萃花认真研究了网友的评论,总结如下:
1、柳楷法度森严,讲究“笔势紧密,结构紧凑,横竖舒长;笔笔顿挫,筋骨开张…”,如果学的不好,差一点点就会写成四不像。
2、可入帖、但难出帖。柳体的“锋利、瘦硬”风格,贯彻到了字间架结构的细节,甚至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如果想在学完之后完美出帖非常难,主要是难以推陈出新。
▲ 柳公权,《大唐回元观钟楼铭》总结来说,就是多数人觉得柳体难学、且学好了难以形成个人书体风格。不过,如果大家仔细研究柳公权个人创造字体的“套路”,会发现,柳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
首先多临摹书法大咖作品!
要想走得远,得站在巨人肩膀上。柳公权可是把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以及唐代名家书法都临摹学习了N+1遍。所以,想学柳体的小伙伴也可以先尝试学习其它书体。
其次,跟柳公权玩创新!
每个书法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柳公权不想随波逐流,所以研究出了独特“柳体”。相比于颜真卿写有强烈肌肉感的字,柳公权专写那种懂健美却偏偏要瘦的字。
▲ 颜真卿《多宝塔》;颜体就像是肌肉猛男 ▲ 柳公权《陆士衡演连珠》;柳体字瘦硬而刚劲挺拔洒脱而有法度的柳体,以“瘦”为美,这也是柳公权认真研究各书体后,集大成的结果。所以各位学习柳体的时候,也不一定要照搬全学,或许可以边学边创新。毕竟,柳体也是从颜体中走出来的。
▲ 柳公权《金刚经刻石》 ▲ 柳公权《神策军碑》所以,如果想习柳体之长,除了把历代名家书帖都临摹几遍后,可将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金刚经刻石》等等好好学习、研究、再创新。
换个方式,学柳公权行草!
很多人学习柳公权,总是一头扎进他的楷书。但是柳公权本人,不仅楷书行得端正,而且行草开创了另一种霸气Style。所以,当你学习柳体楷书到一定阶段后,不妨换种风格,学习他的草书。
▲ 柳公权《蒙诏帖》比如“天下第六行书”《蒙诏帖》,就非常值得深入揣摩。《蒙诏帖》还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你懂得,与王羲之书法帖放在一起)。
▲ 柳公权《蒙诏帖》局部;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说我的行草:“沉着痛快,而气象雍容,欧虞褚薛,不足道焉。”
只见柳公权的《蒙诏帖》,字如惊鸿击空,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 柳公权《蒙诏帖》局部可以说,柳公权的行草有刚有柔、有骨有肉,且有种气宇轩昂的美感。
▲ 柳公权《蒙诏帖》局部柳公权都能突破自家楷书,写出骨骼清奇的行草。谁说学柳体无法出帖?
学柳体本没有错 ,只是很多临摹者没有学到他的精髓。而且没有在此基础上展开创新发挥!
你们知道么,宋徽宗字架子学柳体学得好好的,还写出了瘦金体风格呢!这不就是柳体也能出帖的例证么?(萃花感觉,其实瘦金体就像是在柳体基础上变瘦50%,同时加宽25%,有没有?)
▲ 宋徽宗,《牡丹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柳体书法虽然“难学”,但是如果你超越了,就不是像不像柳公权的问题,而是能否变成下一个自成一派的宋徽宗。
最后,萃花想帮柳公权声明下:柳体不难学!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