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32 下马坨村的故事

No.32 下马坨村的故事

作者: 拾光掠影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17:52 被阅读0次
    乐亭摄协采访下马坨

          下马坨村,位于马头营镇政府南2公里,是一个千多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明朝永乐年间,山东移民张郑在此建房,西靠滦河北岸码头,人们称此庄叫下码头。清咸丰年间,大清皇帝恩赐庄东刘家圣旨悬挂龙门之上,因有圣旨,所以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村名改称下马坨。

           该村地势平坦,有耕地面积2167亩,土地肥沃。群众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过去种植高粱禾谷类作物,现在主要小麦、玉米、豆类、果菜类,黄瓜、韭菜、生姜均有种植,群众有下海和外出打工的习惯。

           下马坨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先有清朝的老姑子庙,香火鼎盛,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后有15岁少年安东(原名郑成勋)空手夺枪,威震红房子据点,他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再有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典型层出不穷,媒体记者争相报道,宣传推广。早在196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登《遇事同群众商量 难题靠群众解决》,下马坨大队革委会遵照毛主席教导,注意工作方法,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文章,下马坨的群众工作法全国闻名。

           勤劳的下马坨人,在生产队年代就是实干家,他们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始,条田化方,彻底改造盐碱地,修渠挖沟,改造低洼地,建设水库把村东北的低洼地改造成稻田。

           他们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大公社时期就开始搞副业,成立麻绳加工厂,安置劳动力,为队里和社员增加收入。搞柳编,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外销还外汇。他们还到外地学习技术,建立冰棍厂,下马坨冰棍质量一流,物美价廉,在当时特别畅销。

           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下马坨村坚持基础建设不放松,注重对农田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增容农田变压器。打深水井,铺设地下管道,全村全部土地变成水浇地。安装自来水管道,实现村内自来水管道全覆盖。落实农村改厕,95%户使用水冲厕所。全村有384户壁挂炉安装到户,解决了清洁取暖问题,做饭、烧水日常生活都用气。

           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全村养殖业普及,80%户搞珍惜皮毛动物养殖,增加群众收入。果蔬生产发展迅速,设施农业如黄瓜、韭菜等全面推广,他们在全镇率先搞起生姜生产,建设大棚40多个,推广新技术,获得大丰收。

           打造河北省美丽乡村,加强村内修排水沟整治,全部街道硬化,两旁植树种花。建标准卫生室和高标准新村址,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大广场,实施广场周边绿化工程,美化街道,美化家园,把全村建成花园式乡村。

           加强文明建设,出现了勇救落水游客的张树民等全县的精神文明典型。通过宣传典型,学习典型,文明建设得到全面落实。村里经常组织文体活动,开展广全民健身活动,提升了群众素质,出现了乡风淳朴,邻里团结,百姓安居乐业好局面。在美丽和谐的环境中,精神文明之花正在全村盛开。

                                                2023.2.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32 下马坨村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lu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