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清风文园
有这 5 种能力,你也能年薪 30 万

有这 5 种能力,你也能年薪 30 万

作者: 32b6c19ab614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18:23 被阅读0次

说真的,很多刚毕业的同学都想去腾讯、阿里这种大公司,除了大公司体系完善,公司有名,但却很少认真的想过,到底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

前几天,我跟一个BAT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的要求真的很高,今天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

你交待了一件事情,初级的理解能力是,他知道要做什么了,该怎么做。

再高一点的理解能力是,他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还知道为什么。所以他知道重点,遇到问题会灵活应变。

理解能力最强的是,他知道做这个事情的原因、目标、意义和价值所在。所以他不仅能漂亮地完成任务,甚至还能超出期待,做加分动作。

有个BAT高管就说,他曾经给两个运营布置任务,让他们做一份信息整理,并要求他们把整理好的文档写好后发到他的微信上。

员工A完成是完成了,直接把word文件发到了老板微信;

员工B写好后,多花了半个小时把内容编辑成了公众号图文信息,再推送给了老板。

虽然整理的内容差距不大,但很快所有重要的整理工作都交给了B,优先级低的任务交给了A。

对A来说,这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

B后来的薪资很快就上涨了,A只能原地踏步。

为什么?

先说下A和B两个人的推送方式这个工作细节。

如果你在微信上看过word文档,你就知道,由于适配问题,word里的文字即便你排好版,也都是挤成一堆的,极难阅读。而用公众号图文页阅读就很清爽。

难道一个老板会因为这个细节就更重用B?

是的。

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

如果一样物品对你来说是稀缺的,你就会极其重视这样物品的消耗,避免任何多余的浪费。这是一个很多职场人并不知道的一个事实。

雇主请雇员,本质上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能力短板,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B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主动使用图文推送方便老板阅读。这一点足以看出,B拥有很强的需求理解能力,这才是B被重用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推送方式这个细节。

老板只会跟你说,我要这个文档,但不会跟你说,我要简洁易读的文档,我要很快能看完这个文档以便决策,我还会将这个文档发给其他重要的人员。

虽然给A和B的明确需求只是一个文档,但只有B理解了隐含需求。

这种举一反三的人才,就是所有大公司抢着要的人间精品

千万别误解了,这可不是说的封闭思维。

“闭环”的理论根据是“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被广泛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

“PDCA循环”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计划(Plan)

执行(Do)

检查(Check)

行动(Act)

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完结,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阶梯式上升,直到任务完结。

PDCA中的“C”有四层含义:

Check(检查)

Communicate(沟通)

Clean (清理)

Control(控制)

时刻让任务涉及的双方知道各自手中任务的完成状况,这不仅是对彼此的督促,对于任务本身来讲,一次沟通就是一次检查点(checkpoint)。

在开始一项任务前,最重要的是搞清任务的关键以及需求:

明确什么可以优先

会遇到什么问题

有哪些事项一定要注意……

先形成一轮自我可控的闭环思考。

等到需要和领导交待任务进展,如果实在有困难不能按时完成,就及时沟通,并给出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不能营造问题等别人来解救;

完成以后,主动告知领导及同事完成情况,最好附上自我体会和对经验改进的总结。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完成任务,回归闭环,不仅能说明一个人有完成任务的能力,更体现了合作意识。

说得通俗些,就是靠谱。

靠谱的习惯能让对方放心,他交代的事你一定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并随时反馈,即便出了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一提到管理别人,你是不是觉得,必须要有相应的职位、相应的权力,才能完成管理这个动作。

这已经是上世纪的思维了。

哈佛教授罗杰·费希尔说,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职位,只需要横向领导力。

其实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别人为你做事。

横向领导力强的人,善于调动和整合资源,发动大家一起成事。

名企的一位副总裁曾说,他最喜欢具备横向领导力的人才。因为大公司部门多,部门之间多少都有“部门墙”,往往资源很难协调,成天撕逼。

如果你横向领导力强,就能协同各个部门的人配合自己,去完成目标。

这位副总裁说,他们部门有个运营很厉害,推进一个项目的时候,把设计、研发、市场几个部门相关的人都搞得服服帖帖。

因为他工作流程清晰、工作目标明确,而且他及时正反馈,把成就感第一时间传递给别人。

横向领导力是个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大家拧成一股绳去做事,会让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并不需要你拥有具体的职位或者权力。

这种最朴素的领导力,应用场景很多——安排家庭集体出行其实就是个小项目,要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制定方案、合理分工,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擅长的事,这能大幅提高家庭成员的参与感。

看到执行力三个字,你肯定呵呵了,想说:我懂我懂,不就是老板说了赶紧去做吗。

其实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对执行力有误解,以为执行力是老板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执行力不是唯命是从、不是听话,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曾采访过一个高管,他说他有个下属就很勤快,但是其实根本没有在干活。

我很好奇,怎么会?

他说,就好比你让他去打印个文件,他去了,然后回来告诉你,打印机坏了,打印不了。你说,打印不了你去找IT修一下吧。他又回来了告诉你,IT挺忙的。

你看他来来回回,跑得挺勤快,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但就是解决不了事情。

什么是执行力,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给出方法,维系平衡的能力,上下级沟通、日常工作分配,同事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解决”能力可以差一些,但一定要学会如何去解决问题,想解决问题就会有方法、有策略。

记得美团王兴在微博上讲过一个故事,晚上12点,大家在加班开会,讨论接近尾声,需要有人整理会议记录,涉及流程图的部分用visio画比较好。我问一个同事,你会用visio吗。她毫不犹豫的说“我可以学”。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有无穷的力量……

是的,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迭代太快了,我们的技能也需要快速迭代。你上个月的方法都配不上这个月的工作了。

如果你不懂得不断自我迭代,你真的会被淘汰。

林肯曾经有句名言:如果要用6小时砍一棵树,那我会用4小时磨斧头。

很多人恰恰相反,努力点的没日没夜的工作,美其名曰热爱工作,可是对学习却兴趣缺缺,既不关注前沿领域,也不关注未知领域,更不会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进行自我迭代。

但是问题在于,砍柴的刀磨不快,砍柴只会效率越来越低。

聚焦工作顶多只能让你维持生存,只有提升自我才能快速获取财富。

一个人在专业领域越扎越深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自我迭代成为行业专家。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从BD转岗到了FE。从一个商务拓展转行成为网页前端工程师,相信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难度到底有多大。

她说:对别人来说,实现逆袭可能并不困难,但对我来说要想逆袭只能通过努力学习转换角色。

为了学写代码,她报了一个巨贵的前端培训班,每月学费比房租还高,只为能够一对一得到老师最好的指导。

有看不懂的代码,她就去请教程序猿同事,本来对她不太耐烦的程序员们,看到她每次在桌子旁边蹲的腿都酸了还在认真听讲,也都开始对她强囊相授。

每天晚上她都是最晚走的那个,因为完成了本职工作,她还要继续学习。后来她索性搬到公司附近。

在这两个看似无关的场域里,她都如鱼得水,在她的同事们都还按部就班的成长时,她已经迅速逆袭,毕业五年就独力在北京买了房子。

我想,她的财力,匹配的是她的实力,而支撑起她的实力的,是她超强的迭代能力和学习能力。

这种迭代能力,拓宽了她的视野和专业的广度,也决定了她术业有专攻的深度,甚至还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说实话,今天我提到的这些能力,全都具备是很难的,但你只要有一两项做得特别好,就可以拿到大公司的入场券了。

其实,人才市场上永恒的矛盾是:大公司招不到对的人,对的人不知道大公司在哪。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这 5 种能力,你也能年薪 30 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mr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