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杰出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天才似乎都带有一些疯狂的基因。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画家梵高,又譬如《天才并非疯狂论》一文的作者兰姆——口吃的他曾与同样患有精神疾病的姐姐合作著有《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有人会说,我既不是什么天才、更不想要当什么疯子;兰姆的说法只是一些个别的、极端情况,于我、于更多的普通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实际上,世上的天才总是凤毛麟角、疯子却是俯拾皆是。
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自是不会再相信所谓的知识无用论,但矫枉过正的是,人们越发迷信知识的实用主义——似乎能够变现的知识才有学习的意义。那些过于形而上的概念总让人兴味索然,人们对于“现实”的苛求变得近乎疯狂。
在读MBA时,我曾在一篇论文中讨论过日本的匠人精神。当时的观点认为,日本过度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主义的匠人们大都存在着缺乏市场眼光的毛病。这种匠人精神随着稻盛和夫《活法》漂洋过海也开始在国内大肆盛行——
“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其实,我也曾一遍遍痴迷地研读这本书,并试图从中找寻精神的力量来激发自己,特别是我们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时常要警惕避免忽视掉对职业的热爱与投入。但说实话,辩证地看,稻盛和夫等人毕竟是一个资本家,也难以排除其为自己剥削员工而冠冕堂皇地找出一些让人们心甘情愿为企业疯狂卖命的借口。
直到最近偶然翻阅起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2》,才对什么样的“疯狂”才是适合现代人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知。“磨刀不误砍柴工”,舍费尔建议人们特意拿出时间来分析自己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甚至可以为此暂时放弃手中的工作。这样做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他自己就是活蹦乱跳的例子。这也让我从中看到了作者的良心——他不强迫人们去冲动创业或埋头苦干,而是遵循不同经验偏好,选中发展方向探究自身的发展路径。这让人意识到匆匆赶路的我们更要懂得关注自身,发现自我,自己要成为怎么样的人,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的答案。一个连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都讲不清楚的人,未来又从何谈起呢?
我们既然不是天才,也不必更不愿意通过做一个疯子来剑走偏峰,成为天才。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痴迷与忘我地做自己,在自己真正喜欢的、心甘情愿的道路上疯狂一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