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暮春别李公择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
我思君处君思我。
李公择名常,是苏轼的老朋友了。苏轼通判杭州时,公择知湖州,为“六客”之会的东道主。嗣后苏轼由密州调知河中府(后改知徐州),神宗熙宁十年(1077)正月经过济南,李公择时知齐州(治所在济南),又相见,留月余始去,苏轼和公择诗有“到处逢君是主人”之语。
次年(元丰元年,1078)公择调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遂南行,寒食日至徐州见苏轼,相与宴饮唱酬,复“论事到深夜”。
苏轼诗集有徐州《送李公择》诗,中云“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又云“颇尝见使君(苏轼自指),有客如此不?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施元之注:“公择与苏轼,皆以论新法摈黜远外,意好最厚。”词当与诗作。以苏轼此时间诗,亦可参知词情。
苏轼与李公择都是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的,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而局面转变,未见朕兆,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此所以有“飞魂”之叹。
按句意最后一句应作“凭仗楚些招飞魂”,今“飞魂”与“楚些”倒装,是否如“香稻啄馀鹦鹉粒”之类求其语反而意奇,不得而知,但末句“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倒是一奇。这一句有切浓至的情思为之撑腰,故不虚浮,无文字游戏的弱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