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内容之一就是重诚信、讲义气。工匠精神反映的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是维系民族精魂的纽带。“物勒工名”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个传统,使得产品质量终身得到社会的监督。早在战国时期,普遍铭作“冶师某某”、“冶某某”,这除了对产品的监督功能外,也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给工匠以荣誉感。
南齐肘,“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名牌受到社会的认可。隶代出现的“赊卖”,“交子”的出现。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牌商标。唐武德年间,江西浮梁县景德镇,有著名的造瓷专家两人,一是陶玉,他烧造的瓷器质量非常高,具有“假玉器”的美称,他亲自将这种瓷器带到朝廷所在地长安。二是霍忠初,曾经于武德四年阴应诏制瓷进御。“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这是靠的瓷器的质量及制造者的信誉,靠的是两家专业户的相互支持。
《乐府杂录》:“文宗朝有内人郑中善胡琴,内库有二琵琶,号大小忽雷。郑尝弹小忽雷,偶以匙头脱,送崇仁坊南赵家修理。大的造乐器,悉在此坊,其中南北二家最妙”。赵家的知名度高,除了其制作的乐器质量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负责对顾客商品的修理。态度好,售后服务到位,使其立于不败之地的真谛。重诚信,讲义气,是我国传统社会工匠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当时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比较普遍,相当多的工匠既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销售者,诚信贯穿于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