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哪个时刻,让自己觉得十分感谢当初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99598/88975a33e23e6669.jpg)
如果没有,那我帮你想想,哪个阶段你曾有过一次人生的高光时刻,甚至是你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那个阶段之前一般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个人在一段黑暗无比的通道里蜿蜒爬行,而且没有人能帮的了你,一切的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
现在想来,我人生的高光时刻应该是考上大学的时候,上大学之前,我的学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是一波三折。
小学
小学的时候,我上学早,开窍晚,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只读过学前班,学前班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上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坐在教室里看着黑板,听一个老师在上面咿咿呀呀的讲课。
不理解所以不在乎,当大部分同学都在配合着说出老师期望他们说出的答案时,我则坐在椅子上看着老师发呆,她讲的东西我不明白,我也不想明白。那段时间,我甚至是觉得上学禁锢住了我,像坐牢一样,而我想回家,就算一个人玩也是好的。
学前班的日子就在我恍恍惚惚的记忆中过去了,我中途逃过一次学,一开始我在操场上玩滑梯,忘记了上课的时间,有老师发现并送我回教学楼后,我又擅自离开校园,独自走回家。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学前班最后一次测验,我的数学好像是得了0分。开家长会的那天,虽然妈妈嘴上没说,但是我却从她那里接收到了满满的羞耻感。
0分的数学,并不是一次偶然,而是为我今后糟糕的数学成绩埋下了伏笔。年级越来越高,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我总觉得自己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像一个智障,听不懂课,做不对题,每次考完试就像接受了一次智商测试,而我已经总是提前知晓了测试结果。
初中
就这样,我马马虎虎的把小学混过去了。眨眼间,就迎来了我的初中学习生涯,相比小学,我的初中算是一次学业生涯的小高峰,比我厉害的人都转走了,原铁路子弟学校变成了地方学校,我发现初中大部分学科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背,刚好我又很能背,于是,开学没多久,我的成绩就飙到了全班第一的位置。这次小高光我认为应该是老天同情我,不忍心再打击我的自信心了。
初三毕业后,由于地方学校师资流失严重,不得不转学,我以择校生最后一名的成绩,踏着学校也招生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考进了市重点中学。可能是妈妈在我身上看到了希望,觉得我是学习的那块料,于是,狠了心,举家搬迁到了该省的省会城市,我们从一个有卧室,有客厅,有厨房,有院子的地方搬到了一个单间的出租房内,卧室,客厅,厨房挤在了一间二十多平的小房子里。
高中
高一的第一个学期,我记得我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在全班排名倒数第十,这种感觉好像再次让我回到了小学时后进生的生活。我十分不适应新学校,想念我的初中,想念那里的老师,同学,也想念那个带着院子的小家。来到新学校,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当地的普通话方言极其严重,而且老师们骨子里带着一种对择校生的轻蔑,总觉得择校生拉低了班级平均分,影响了他们的业绩。
一般情况下,从底层爬起来的人才有机会见识各种人丑恶的嘴脸。后来,我才知道,择校生意味着没有达到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通过每学期多交额外的一部分钱在重点学校占一个名额,但是最终的高考成绩又不算在重点学校。难怪那些老师会对择校生另眼相待,一方面择校生就是因为在原学校成绩不好才选择现学校,所以成绩都不会太好,另一方面,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本市的学生那都是亲生的,决定本校的升学率,择校生对于他们而言是别人花钱放在这里帮带的。人的精力就那么多,当然要把精力重点放在亲生的身上了。如果择校生再调皮捣蛋一些,被嫌弃肯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不出意外,高三的第二个学期,班主任做了一件让我极其反感的事情,她把所有择校生的座位清一色全部安排在倒数一二排,像是被贴了无形的标签,我们的身份一目了然。那一年,我们择校生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十分默契地埋头苦学。前面的学生占据着有利的座位,却在课上做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高考结束后,要去老师办公室领取毕业证,要不是因为领毕业证,我真的不想再面对那些老师,好在那一年数学出的太难,对于我这样数学不好的人来说影响一点儿也不大,反倒理综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总成绩超过了一本线,不出意外,我的生物应该是满分。回到学校,年级组长老师问我考的怎么样,当我报出了成绩后,她感慨的说,择校生一个比一个考得好,问一个一个一本,我故意问了本市学生的成绩如何,她摇了摇头,本市的学生考得不怎么好。
假期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段时间,有同学告诉我,他们约了几位老师,一起去郊游野炊,我婉拒了。面对一个个没有师德的老师,跟他们在一起学什么?学如何拜高踩低?高考,面对学生命运的转折点,他们都能做出这样有失公允的事,实在令人心寒。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回去看望过任何一位老师。
但是,我十分感谢当年长着一身反骨的自己。在面对不公的待遇下依旧能够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力争上游,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自甘堕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