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只收录齐悦社群季度班的文章
效率那么低,就别说你会读书

效率那么低,就别说你会读书

作者: 常念CC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20:29 被阅读77次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以碎片化阅读形式居多的时代。

习惯了短小精悍的新媒体文章,常常会想到要去读一本书就头疼,看到篇幅过长的文字就开始退缩,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来去读书,而另外有些人却是看了不少书却无法表达出来。

读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看完或者追求数量,而是能够沉静下心来,将读过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最终用处产出,为自己创造价值。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里就有一本书《高效能阅读》,是日本作家原尻淳一总结了上百篇教授阅读方法的书籍,去粗取精,分门别类得出的可供大家学习的89个高效阅读的技巧。

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其出版的作品还有《“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整理的艺术3》等。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从培养兴趣、快速阅读、消化知识和工作应用四个方面、三个读书阶段,分析了阅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只有精确又有效地掌握好阅读技术,才可以在知识洪流中将知识提纯。

书中一共介绍了89个阅读方法和技巧,层层深入,从不擅长读书的人群到读书爱好者,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

89个技巧在目录中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确定开始阅读的位置,已经掌握的技巧大可略过。

01

读书初级篇——培养阅读的兴趣

培养读书兴趣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的自由,作者在开篇的第一个技巧就告诉了我们:“读者权利十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读或者不读,可以选择读什么书,也拥有什么时候去读的权利。

读书也并不需要从头读到尾,给了我们读书最大的自由度。

1、利用好奇心去读书。

我们需要掌握一项技能,首先是从好奇心开始的,这是“内在动机”。

我们可以先不用去阅读原文,而是从自己一切感兴趣的对象入手。

对一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就要及时抓住这时候的好奇心,去寻找能够满足好奇心的书籍来读。

比如,去听一场“现场讲座”,或者了解一个有戏剧化经历的作者,亦或是参加读书会,寻找有相同兴趣点的小伙伴。

利用好奇心而读的书,在读完之后,你则会大呼“过瘾”。

2、读书要先易后难。

这是降低读书门槛,先从薄书读起,从简单的书读起,等到积累足够的阅读经历之后,再尝试稍难的作品。

这就像是登山一样,从简单的山登起,最后再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读书没有必要为难自己,当读得累了,不妨去看看视频,TED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有一定的娱乐性,还能给人以启发。

作者也在书中提到:“在热情陷入低潮的疲惫期,观看TED能够重启求知兴奋。”

3、创造读书环境和找到舒适的读书地点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有阳光的阳台,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下午就过去了,这是很舒适的环境,我们读书也要创造舒适的读书环境。

可以在家里设立一个读书角,座椅尽量安排的舒适一点。

当在家读不进去的时候,可以外出去寻找一个安静的咖啡店,或者图书馆,或者是兴趣相投的书店。

在家里无法阅读的时候,可以尝试走到外面去,激发读书动力,实现快乐读书。

4、建立与书之间的联系。

很多纪实类型的书都有实际地点或事例可以考证。

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可以带上书,去实地考察一下,体验一番,会与书产生共鸣,记忆更牢固,达到的效果更好。

还有一些工具方法类的书,读过之后我们可以去验证书中的方法。

有实际效用的部分我们可以去实践,而觉得无用的也可以摈弃。

5、制造仪式感,写出每日阅读计划表,便于一到时间就进入专注的模式。

就像如果要晚上十一点睡觉,那就写下来,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自我暗示的效果出现。

总结说来,简单来说,就是阅读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是可以灵活处理的一件事。

在培养阅读兴趣阶段,就是怎么让自己舒服就怎么来,不过前提呢,就是要有一定要去读点什么的意识。

02

读书中级篇——快速阅读和消化知识

1、泛读和精读

泛读就是查找关键词,指粗略把握书中大致内容;精读是要细致分析,是需要花时间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一般隐藏在目录中的居多,另外还有封面、封底,腰封和简介处。

书中也讲到“速度的灵魂便在于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以及获得新的视角和创意。”

在阅读一本书时,可以将两者结合,运用查找关键词的泛读,知晓书中大概意思,然后再用精读去仔细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

2、“黑体字阅读法”

一般商业书籍中,大多作者都会在书中重点表达的设置黑体字或者特殊标记。

阅读时,标题中含有文意的关键词,和黑体字部分往往构成因果关系,所以,用这个方法,任何人都能在一小时之内的是读完一本书,并了解其大意。

3、在重要位置做标记,写上读书笔记

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书上,通过对比,可以认识到作者和自己想法之间的不同,以及自己的思考内容,笔记也可以成为日后输出的一部分。

4、垂直型阅读和水平型阅读

这是一种“类比读书技巧”。

垂直型阅读,就是指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所读的书都是在一个领域内的,也就是“专才”,在特定领域具备深厚知识和专业技能。

水平型阅读,就是阅读所有领域的书籍,不限定领域,有助于知识的延伸,即“通才”,拥有多方面的广泛认知和技能。

关于这两种阅读书籍类型的比例,可以遵循“70:20:10模式”。

就是将70%的阅读时间或内容投入到专业书籍的领域中,20%投入进辅助专业内容的其他领域里,剩下的10%就分配给完全未知的书籍。

垂直型阅读与水平型阅读相结合,有助于构建知识的立体化。

03

读书高级篇——帮助构建用于输出的数据库

阅读即输入,目的就是为了输出,构建用于产出的数据库

1、解剖杂志上的范本

杂志中“起承转合”的结构往往很值得参考,可以将它裁剪下来,或者复印下来,贴在素材本中。

要想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说服别人,可以活用有效的数据,那些杂志上的市场数据和顾客数据,收集起来,到运用的时候,就会特别方便。

2、可供参考的云端数据库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相当便利了,很多素材笔记软件已经相当成熟,利用它们让工作事半功倍。

可以将读书所得的名言、杂志的信息碎片统统存入云端,云端的软件可以同步,可以随时检索关键词,随时可以利用。

书中写了可以用Facebook、Evernote、Dropbox等等云端平台来建立数据库。

3、写读书卡片

可以随身携带上小的卡片纸,将书中的重要信息写在小卡片,然后装在盒子里,用小笺法分拣排列,等需要的时候方便分类查找。

4、利用好用的小工具提升阅读乐趣

书夹可以解放你的双手,可以直立在桌面上。

在你看书抄录笔记,或者将书本内容输入电脑中的时候,会帮你大忙。

要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纸质资料的时候,要用专用的文件夹装起来。如果使用电脑,也可以在桌面建立一个文件夹,方便数据的汇总和统一。

5、确立读书的终极目标——用于产出

彼得·德鲁克说过:“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是自己塑造未来。”

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可以设立的未来目标就是,要产出属于自己的阅读价值和内容,自己为自己塑造未来,这样才能使自己迈出前进的步伐。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从培养阅读兴趣、提供阅读方法和帮助大家构建数据库这几个方面来写出了八十九个小技巧。

每一个都是作者通读了百余册关于读书方法的书籍之后,提炼出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方法,最后总结出来的有用的信息,我们都可以拿来一一试验,89个小技巧,总有一个适合你。

齐悦梦想社群季度班
作者简介:君小臣,一个爱笑爱闹爱运动,正在向梦想中的事业而努力的女孩,立志写走心温暖的文字。

相关文章

  • 效率那么低,就别说你会读书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以碎片化阅读形式居多的时代。 习惯了短小精悍的新媒体文章,常常会想到要去读一本书就头疼,看到篇...

  • 为什么你读书效率总是那么低?

    01. 也许你会遇到这些问题,明明是看了很多书,为啥效率总是提升不了呢?按道理来说,书读的越多,阅读理解力应该有所...

  • 从兴趣入手 才能做人生赢家 赢取白富美

    近期读书读得挺累,读不下去,效率N低,我偏偏不信邪,效率低就效率低,哥不信了,死磕,结果,完败!!!事实潇洒的...

  • capture

    还是会觉得时间好像很多但又效率低,还没怎么做什么呢,就已经一天去了大半,更别说做点休闲的消遣了,定好的闹钟早上...

  • 琐记 9.12

    读书 闲聊 工作效率低。

  • 结构化思维:职场人士的晋升秘籍

    你是否会常常遇到以下状况 讲话没条理!!! 思考没逻辑!!! 做事效率低!!! 如果你常常有以上问题,那么结构化思...

  • 不读这本书,就别说你会读书!(三)

    追求具备诠释能力的阅读,规则就在克服这些障碍。我们可以期望一个好作者尽可能穿过语言所无法避免形成的障碍,和我们接触...

  • 情绪影响的你很low

    工作中,有些事一个人处理,会需要很多时间,效率低,需要几个人协同处理,那么就效率高用时少。 今天上班,工作就是简单...

  • 读书那些事儿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但读的少效率低,读的多又会感到疲倦,那怎样才能合理的安排读书量呢? 如果你读绘本,那么请...

  • Collection

    ArrayList 基于动态数组,随机访问效率高,增删效率低,扩容效率低 fail fast机制,多线程操作会抛出...

网友评论

  • 齐帆齐:把你个人简介写文末 发齐悦社群专栏

本文标题:效率那么低,就别说你会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ac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