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琳的荷兰时光
年前艾琳(曾一起共事,特别喜爱的妹妹)从荷兰回国探亲,我俩在水街相约一聚。难得遇上冬日暖阳天,午间气温高达二十几度,我俩坐在河边的露天餐厅,一边聊着她在荷兰的生活经历,一边沐浴着阳光,心情好似喝过红酒一样,微醺但十足惬意。
对于荷兰这个在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排行榜中名列第六的国家,我充满了好奇,艾琳跟我分享了很多在那边的学习和生活的感受,让我对这个国家增添了不少的喜爱和期待:
片段一:关于教育—她的一个较为年长的同事,告诉她“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应该活的有尊严”,这位老同事工作期间因为爱好还攻读了三个硕士学位;而且在荷兰不论任何年龄,只要想读书都有进校园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片段二:关于工作与生活:荷兰不提倡加班,即便她所在律师事务所,老板也从来不提倡加班(加班没有工资),工作的时候大部分都高效率,下班结束就陪家人或者阅读;身边很少有攀比的现象,大多都是享受生活的类型,她所在的海牙晚上商场早早打烊。
片段三:关于社会机制:荷兰贫富分化不严重,也很少有职业高低贵贱之分,通过教育机制将不同的学生划分进不同的职业领域,然后又通过税收调整贫富差距。
一边听着艾琳的分享,一边环视自己身边那高楼林立的商务区,心中翻滚着那句“人应该有尊严的活着“,还真的有点心潮澎湃,抛开荷兰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背景,光凭这句话,就让我对此般生活产生了深深地期待!
二、当我在打扫房屋时,我在想什么?
大年三十婆婆回自己家了,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准备好好把家里收拾整理一番,可是整理了半天发现越整越乱,家里的物质真的“太丰富了“,基本每个角落都塞满了东西:孩子的书本、玩具,可有可无的家用电器、各种囤积的杯杯罐罐,大包小包临近过期的瓜果食物,大大小小的快递箱、购物袋以及几个衣橱都塞不下的衣物….让我这个基本不会家务的人抓狂,只能临时在网上学习一些关于收纳整理的文章,根据文章的指点,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拥有一个亮堂整洁的家,最好的指导方针就是断!舍!离!,最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一个字——扔!
在收拾的过程中,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家就像一个杂乱无序的仓库,里面堆积了各种各样心血来潮采购却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这些物品让我看到了自己各种消费陋习,带给我抓狂的感受,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日本作家本田直之那本《少即是多》的书中所得出的结论:“人们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就拿我收拾房间这件事来说,物质的富足并不代表自己一定能收获内心的幸福感,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智能时代,充斥着太多可以让人即可满足的东西,当脑海里浮现某种物品时,只要划划手机就很快能获得头脑里的那个物品,瞬间欲望被过度满足,感知幸福的能力反而降低了。
记得我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表妹的那辆儿童自行车,80年代物质还不是很丰裕,整个街区应该都很少见,她总是往返从“丁字街“这头一直骑到那头,而我总是跟在后面不知疲倦地奔跑,就等着她骑累了,可以让我骑一会儿,那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如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而在布丁这一代应该是很难体会到这种感受了,看着家里摆着各种功能的车辆,自行车、扭扭车、滑板车、推车、小马车,我突然有种深深的愧疚感:我们总是积极主动想尽一切办法给予、满足孩子们的物质要求,甚至有些还是孩子都想不到但我们却觉得有用的东西,记得有段时间,我每天都想送给布丁礼物,看到什么都想要买给她,刚开始收礼物的时候,小家伙还特别兴奋,会说谢谢,等到后来即使看到我抱着礼物,也不再那么有兴致了,最终一箱箱的玩具就占领了家里的各个墙角。
此前,我一直感慨布丁他们这一代的孩子真的太幸福了,还在襁褓时期,父母就尽全力为他们准备好了以后成长道路中所需的一切,可是经过这次新年整理,我突然发现,源源不断地进行物质供养并不能给孩子带来被爱的感受,反而可能造成对孩子幸福感知力的削弱,因为物质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往往是短暂而浮躁的,只有持久、发自内心的感触和体验才是幸福感的源泉。
断舍离的盛行,从一定程度验证了我们已经从加法时代进入减法时代了,“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虽然生活形态看上去朴素,但内涵却极尽丰富!我想我应该带领孩子主动选择这种物质简单而精神丰盈的生活方式,更多地珍视精神和人生体验所带来的幸福感。
三、文末彩蛋,哈哈
本文题目其实是对自己的一个设问,很抱歉可能并未提供给你一个迫切想要的答案,事实上,对于的幸福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者我们可以试着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来寻找你内心真正想要的答案:
1.你认为“有尊严的活着“究竟是个怎样的活法?
2.你的人生最想得到东西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