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世民的诗

李世民的诗

作者: winmore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2:10 被阅读0次

      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文治武功从古至今能与之媲美者鲜矣。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是一个标杆,相信会被永远铭记。

      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说一下这位千古一帝写的诗篇。

      要说皇帝这份工作,2000多年来,能比李世民干的好的,一只手可以数的过来;然而要说到写诗,李世民就有点相形见绌了。但是他的诗却自有一家之风。

      全唐诗的开篇,是李世民写的帝京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帝”、“辇”等这些只有皇帝身份才能使用,或者他这种身份用更合适的字。当然也不乏豪气: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将他的诗通读之后,很多这样的字眼。前些年一位老师的辞职信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殊不知我们这位帝王早已写就了: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李世民的诗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用描绘颜色的字,白、红、碧、黄、绿等,尤其喜用“翠”。如:兰桡游翠渚、新丰停翠辇、烟峰高下翠、惊禽散翠空、翠岛屡成桑、入翠贮岩烟、翠幌曜明珰、绿沼翠新苔、约岭烟深翠、翠色影长津......此类句子多不胜数。

      此外,李世民的诗写景也是一大特色,虽没有王维那种诗画互映的山水田园风格,但是自有帝王胸襟和眼界的视景角度,比如《春池柳》,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此诗虽句句写景,实则也是暗示隋朝的旧时代业已成为过眼云烟,他自己创造的新时代,大唐盛世即将到来。

      诗的魅力就在这里,字数虽少,意义深长,每字、每句之间的张力,或藕断丝连、或大开大合、或辗转婉回,均妙不可言。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在脑海中创造出的一个新世界。

相关文章

  • 李世民的诗

    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文治武功从古至今能与之媲美者鲜矣。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是一个标杆,相信会被永远铭...

  • 唐.李世民诗《赐萧瑀》

    唐.李世民诗《赐萧瑀》(草书)(红色瓦当宣纸)(134*34)

  • 李世民的诗《初晴落景》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 诗说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至公元649年,一说公元559年)汉族,别名天可汗,亦称秦国公、秦王,祖籍陕...

  • 楷书习作18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 智者必怀仁。 --摘自李世民诗,楷书习作,20190330

  • 楷书习作19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 智者必怀仁。 --摘自李世民诗,楷书习作,20190407

  • 酉阳杂俎白话解说:李世民是神箭手

    酉阳杂俎:李世民是神箭手 唐太宗李世民天生胡子弯曲,唇上两侧的胡须向上翘,这是李世民相貌的一大特征。 李世民擅长弓...

  • 带着房子到大唐

    张才将李世民带到了他的家里。并且让李世民尝了很多新鲜。比如说让李世民看了电视。李世民觉得张才可真是一个神人...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民间故事)

    【齐帆齐微课】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两句诗出自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诗《赐萧瑀》,全诗曰:“疾风知劲草,...

  • 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个武家出事的,他的哥哥叫李建成,弟弟叫李元吉他有两个弟弟父亲名李渊。 李世民从小就爱习武,武功慢慢的也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世民的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ba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