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可否?带着你的好奇心!与我一起探索神秘的“全麻世界”,出发喽……

可否?带着你的好奇心!与我一起探索神秘的“全麻世界”,出发喽……

作者: 医学科普芳草地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09:03 被阅读0次

    下面的文字,带您走进神秘的“全身麻醉”世界,看个究竟……由于本人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仅仅15年······看不到的区域,还很多······所以“迷路”的情况,偶有发生·····请自带手机,地图,食物,水......

    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或肌内注射等方法进入患者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患者意识消失而无疼痛感觉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常用方法,也是大型手术和复杂、疑难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一,全身麻醉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全身麻醉的诱导:

    无论行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均有一个使患者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全身麻醉的诱导。

    就全身麻醉本身而言:诱导是全身麻醉过程中一段风险较大的时间,可以出现某些并发症,甚至惊险的情况,例如:血压剧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停搏、呼吸道梗阻、呕吐反流、严重支气管痉挛、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等。

    必须牢记:全身麻醉诱导,使患者处于将其生命安全和内环境稳定完全依赖于,麻醉医师来维护的状态。

    进行全身麻醉的诱导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手术室内的安静,使麻醉医师和有关人员能集中注意力于患者,且避免喧闹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给入室后患者听听音乐,可能会缓解患者的压力)

    2.在开始诱导前,应安置好常用的监测设备,应在连续监测的情况下进行诱导。此外,麻醉医师对患者的直接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皮肤,口唇颜色,心率,气道阻力,胸廓起伏等······)任何监护仪,都不能代替麻醉医师的临床观察。

    3.除特殊情况外,全身麻醉诱导时患者的体位均为仰卧位,头部垫薄枕(嗅花位,有利于气管插管),宜使患者放松和感到舒适。

    4.在诱导前,应建立好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适当输液,以便于在需要时从静脉通路给予急救或治疗药物。

    (有过食道手术,麻醉诱导插管后,静脉通路渗药g给予的药物都在皮下药物无法进入循环的情况······当时血压,心率持续下降中~~~还好王学民老师及时行气管内给药······)

    5.在开始诱导前,一般均用面罩给患者吸氧,(插管前的预充氧,决定着:一旦发生急性困难气道时,留给你抢救患者的时间多与少?)在患者神志消失前,不宜将面罩紧扣于患者面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和恐惧。在气管内插管前进行控制呼吸时,给予的潮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富余气体经食管进入胃内造成胃部膨胀及胃内容物反流。

    6.经静脉给予全身麻醉诱导药时,一般根据对患者耐受情况的评估,按体重计算所需剂在具体执行时,不可“倾注”式地注入,特别是对那些对循环影响剧烈的药物最好采用:分次注入的方式,即先注入少量,观察患者反应,再注人少量,边观察、边注射,酌定所需剂量。

    7.在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个人建议:给予肌松药物前,测试一下气道的通气情况······无法给进氧气时,不要给肌松药物)

    也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来维持气道通畅。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大多需作气管内插管,应注意减轻气管内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血压增高、心率增快)。

    至于采用何种诱导方法?选用哪些药物?

    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以及预计的气管内插管的困难程度和风险的评估。麻醉医师的经验和设备条件也应考虑在内。此外,还应适当顾及患者的意愿。现在多采用复合麻醉进行诱导,常用的方法有:

    (1)静脉快速诱导: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在患者经过充分吸氧后即可开始诱导,一般先使用催眠、安定药或静脉麻醉药,使患者丧失神志,随即扣紧面罩······在完成气管内插管并确认无误后,固定与麻醉机连接,可酌情吸入全身麻醉药或继续给予静脉麻醉药酌情静脉推注、滴注或以微量泵持续泵入或施行靶控输注。

    (2)吸入麻醉诱导:只使用吸入麻醉药诱导必须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现应用较少。主要用于小儿麻醉或某些特殊情况如重症肌无力患者。

    3)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习惯上也称为慢诱导。主要用于气道不畅或估计作气管内插管有困难者,因其不宜用肌松药停止呼吸。一般在保持自主呼吸的条件下辅用表面麻醉,静脉注射对呼吸无明显抑制的药物如羟丁酸钠,使患者入睡或丧失神志,然后作气管内插管。也可作吸入麻醉诱导再作气管内插管。

    (4)清醒插管后再诱导:

    适用于插管困难的患者;

    适用于有误吸危险的患者(有经验的麻醉医师也可直接进行静脉快速诱导)

    适用于在麻醉下极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如截瘫患者)。

    可先作清醒气管内插管,然后安置于手术体位,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再开始诱导。

    (5)其他方法:如肌内注射氯胺酮、口服咪达唑仑或经黏膜给芬太尼等均适用于小儿的麻醉诱导。

    (二)全身麻醉的维持

    在全身麻醉诱导完成后,即进入全身麻醉的维持阶段。诱导与维持这两个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维持阶段持续至停用麻醉药为止。在全身麻醉诱导完成后、血液内麻醉药浓度或分压已达到平衡(若用吸入麻醉则还有肺泡内分压与之达到平衡),只要适当加用麻醉药即可维持和满足手术需要的水平。手术在麻醉的维持期进行,此期需注意:

    1.全身麻醉维持应与诱导密切衔接,在诱导完成特别是静脉快速诱导后,应尽快加用吸入麻醉药或追加静脉麻醉药,使麻醉深度维持稳定。避免脱节,导致麻醉变浅造成循环波动等情况。(因为有些高危患者,不能耐受这样的波动)

    2.应了解和关注手术操作的进程,务必使麻醉深度与手术刺激的强弱相适应,以满足手术要求。当深即深,当浅即浅,勿使之过深或过浅。掌握了解每一种药物的特点,掌握适宜的剂量和停药时机。

    4.保持气道通畅,做好呼吸管理,维持良好的肺通气和换气。如用机械通气,应根据呼气末CO2分压,脉搏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来调节通气参数或是否应用呼气末正压。

    5.关于肌松药的应用,一般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最好使用肌松监测仪指导用药,以免剂量过大或不足,且减少或避免术后拮抗药的应用。(哎~我们没有)

    6.注意及时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尽可能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脏器功能的正常。

    7.无论在全身麻醉的诱导或维持中,均应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防止患者出现知晓,如有条件可利用仪器监测麻醉深度。(哎~我们也没有)

    (三)全身麻醉的苏醒

    全身麻醉苏醒:是指停止应用麻醉药到患者完全清醒这一时期。

    除某些情况,如按病情需要在术后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机械通气支持等外,全身麻醉后,尽早苏醒有利于,患者重要器官自主调节能力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术后护理。

    全身麻醉后,拔除气管內导管是一具有风险的操作,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苏醒情况来决定拔管与否并掌握好拔管的指征,过早或不恰当的拔管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二,全身麻醉深浅的判断及掌握:

    全身麻醉应该达到使患者意识消失、镇痛良好、肌肉松弛适度、将应激反应控制在适当水内环境相对稳定等要求,以满足手术需要和维护患者安全。在施行麻醉中,如何较准确的判断麻醉深浅和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便显得十分重要。

    Guedel于1937年根据乙醚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体征,建立了全身麻醉深度分期,他将全身麻醉分为四期。

    第一期:遗忘期。

    第二期:兴奋期。

    第三期:外科麻醉期。

    第四期:延髓麻醉期。

    上述内容太专业,此处就省略N多字吧

    为了大家能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我给大家以"喝酒”为例,解释一下麻醉的分期情况:

    从开始的:不能喝~喝一点~啤酒+白酒+红酒+换地方,接着喝······直到你的意识模糊~~~~~第二天,你是否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做的事细节~怎么回家的~

    第一期:遗忘期

    酒精“上头”后,不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细节~

    但此期:痛觉并没有消失,酒后受伤的一样知道“痛”!悲惨的叫声,依然响亮~

    第二期:兴奋期

    在此期可出现兴奋、躁动,好比“酒后”的话多(说啥了,也记不住,总是重复的说)~异常兴奋~做事不考虑后果(回家跪洗衣板的事情,那都是别人家的老公~)~

    麻醉中的患者呼吸、循环尚不稳神经反射仍处于高度敏感状态,不应于此期进行手术操作,适当的诱导可使此期迅速度过。

    第三期:外科麻醉期

    再喝,就达到“酒精中毒”的程度了,恭喜你此时:

    受伤也不觉得"疼"了

    打麻药就不会喊“疼”

    临床麻醉中,此期麻醉达到所需深度,限球固定于中央,瞳孔缩小。疼痛刺激已不能引起躯体反射和有害的自主神经反射(如血压增高、心动过速)。

    第四期:延髓麻醉期

    “酒精中毒”后,还能喝的······或者有基础疾病并存的情况下:

    可能就没有下一顿了~

    临床麻醉中,患者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血压剧降至循环衰竭。这种情况必须绝对避免,如出现应尽快减浅麻醉。

    可否?带着你的好奇心!与我一起探索神秘的“全麻世界”,出发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否?带着你的好奇心!与我一起探索神秘的“全麻世界”,出发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bi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