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落坐蒲团
心静妄意缓息
忽了三昧定义
毒未显时安泰
一个问题的出现到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真是要等到那个契机的到来,等到那个无意间的机缘和合,豁然开朗真亦真时假亦真,明明白白融会贯通,义明理达自在安乐。
引述一段网络文章中对三昧的解读,三昧一词在中国佛学中是来源于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一种重要修行方法,也借作指事物的要领和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 “三昧”是个总括的概念,最终成道为了得到“无生法忍”至“涅槃”的结果。
从以上的引述中,本来只是一个音译的词汇,却体会到了先贤运用汉语的精准与精辟,把个中深义隐藏在两字之中。“三昧”如果纯粹只从发音中译过来,不用表述其含意的话,可以用近音字山,栅,衫,杉,跚,妹,寐,魅,媚等等好些个字音,为什么不用偏偏就用三和昧这两字作为音译?
三是个数字,昧的解义为,昏暗,不明白,目不明,隐藏,隐瞒,或用作谦辞使用如冒昧。“三”在宗教中有范指天地人三界,经律论三藏,佛法僧三宝,贪嗔痴三毒。
用三和昧来作音译,感觉也不单单只是为发音而发音,也有义译的隐藏。“昧”从上段对昧字解释可宗合理解为不彰显,不见得,因为其意思是昏暗不明白,隐藏瞒着。不可能是指三宝三界三藏要隐藏瞒着,处于昏暗不明白之中!
而只有三毒贪嗔痴是众生与生俱来难以产除,既然产除难那就让它不彰显,不见得,处于隐藏昏暗不明白之中就是最好的办法,最有效的断舍离。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以各种方式方法令贪嗔痴三毒不再彰显,不见得它的存在,令其隐藏起来,不能让它瞒蔽自性中的清明,要让自性中的清明彰显自在安乐,无忧恼烦躁,无漏无为,六根清净达到诸行和合,无争解脱觉道禅定,于处处,处于平和,于处处,处于常乐,于处处,处于安隐。
三昧二字其实已经含藏觉道的方法,不是要去硬生生的产除贪嗔痴这三毒,贪嗔痴是本性中自有的,本来也不存在着对与错,只是在对事物过于执念时才会显现,才会令心智迷失,才会被伤害苦恼,只要对事物不过于执念这三毒就会不彰显,自然就不见得,见不得,不明白,不明白时就这样让它在昏暗中闲着,让一切杂念得以止息在昏暗中,摆在那里不来骚扰自我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