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一定是不好的吗?哪种压力可以提升你的反脆弱性?
压力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以一定程度为限的压力源的急性刺激,有机生命体会从中受益(比如说变得更为强壮)。
如果人为干预(脆弱推手)去除压力(混乱、失序、随机……)会出现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教育上,如果一味的要求听话,并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不要想,那么结果极有可能会是只懂得死知识的书呆子。此种方式的教育,完全排除了,除了学习上的其他压力源,比如生活上的自理问题、社交活动、挫败感等;同时抹去了孩子萌发的探索兴趣,例如绘画、下棋、溜冰等;甚至完全不关心心理上的变化,挫败感、嫉妒心理等等。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无序、混乱的部分去除干净后,其实受教育对象会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各种能力的培养机会,也丧失了完善、构建成熟心理的机会,结果是适得其反,最终创造出了“弱者”。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压力源的刺激频率非常重要:人类在急性刺激下会比在慢性刺激下表现得更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后给予较长的恢复期,这将使得这些压力源成为信息的传导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