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作者: river凡simba | 来源:发表于2021-11-13 15:22 被阅读0次

我看这个近代史上的小小鸣人这个寒门出身,最后却成为大清官至二品的汉人,那个满人统治严防汉人执政的时代,这样一个人可是非常难得的,我们都知道他平定了太平天国,为大清安稳了局势为中国拯救了悲剧,同时我们也知道,经常有人认为曾国藩可以算得上半个圣人,已经接近孔孟这些真正的圣人了,但是在这些的同时,我们又知道曾国藩还曾被冠以屠夫之名,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曾国藩的爷爷其实非常不成器,是个地皮二溜子,晚年悔过,开始好好挣钱望子成龙,但是他爸也不太行,考了太久,太久都没考出个出息,又倾注希望与曾国藩,于是曾国藩从小学习都非常的刻苦,6岁就进私塾刻苦读书,学习做八股文,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的考试,到了21岁有一次非常重大的考试,曾国藩认为自己发挥的很好,而且题目也非常简单,满怀期待,感觉这次肯定能中秀才,结果不仅没中,而且主考官还当着围观的多人面前,公开点名曾国藩说,这个人啊,文理太浅,要是让这个人中了秀才,那他简直就是有眼无珠,对于曾国藩来说,考了好几次,好不容易有一次这么信心满满,却一下子被拖回了谷底,而且正好这一年,他的父亲却考上了,更是沮丧。这好像和之后他的死对头洪秀全似乎是一模一样!

家里很穷,寄厚望于他,但是考试没考上,洪秀全是考了很多次没考上,曾国藩虽然次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他还被公开羞辱,而且是在一次他自认为考得很好的考试中,这种时候还有什么人还会继续去考试呢?像洪秀全他就是觉得不是他自己不行,而是主考官真的太烂,所以他就说将来他自己出题自己主考!然后就捡拜师良言去了

但是对于曾国藩来说,他的境界就不一样,他竟然真的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他认为主考官说的是对的,就是自己既没有才能,而且本来文化就浅,于是他就回家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条路,而是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反省自己之前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目标,在一顿整理一顿反攻自省之后,原力觉醒,把自己关在家里几年之后,又出来了,很戏剧性的就是原来是全考场那个最烂的,现在却一次就以很高的名次中了秀才。不得不说他的确是有一些学习之道的。

之后再往上考,他没有中,但是他也不担心跑到江南那边去了,毕竟江南那边文化丰富嘛,买了一本23史拿过来看了看,读完之后回去了,又觉醒了,中了进士,而一举扭转他整个人生的则是再向之后的考试,本来连一个秀才都考不上的,却在一次非常规模巨大的考试中,一下子列全国第3名!特别是还被年轻的道光帝非常赏识,于是把它换成了第2名,年纪轻轻就入了翰林。

对于正常人来说总算苦日子到头了,进了翰林院一辈子的吃食就无忧无虑了,而且特别是对于他这种之前怎么好也考不上,家里全都非常的落寞,突然中了翰林,那肯定是要好好享乐,天天就是赏花,饮酒,吟诗作赋,和那些翰林里的才子啊,周围的王爷啊,在京师鬼混,大部分人的理想也就止于此了,曾国藩,当然也是这样,上了京城感觉自己牛到不行了,于是就在京师啊,逛来逛去悠哉悠哉

但是这人说起来也真是够神的,仅仅混了不到一个月,可能连刚来京师的新鲜感都没有退去,他突然原力又觉醒了,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因为如果他天天就在这里鬼混,那么他人生未来的目标,在哪里呢?而且对于他来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眼界不够(能看到自己眼界不够的眼界,已经让其他人望尘莫及了)因为他是一个从农村里来的穷小子,所以他现在就应该深刻的去学习,更加博大精深的文化。

于是从那天开始,各大京师的娱乐场所都看不见了曾国藩的身影,他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起得非常早,早晨练字,上午读经书,下午读史书,晚上赏析诗句,或者自己做几首诗,并且同时寻访贤师良友,交流中国文化,特别牛的是他还遇上了一个很好的老师,唐鉴,遇见这个老师之后,他又悟了,加上他之前学了这么久背下来,但却没有真正领悟到意思的儒家文化,他终于一下子通透无比,明白了,作为人,就应该学圣人之学,于是他就又开始每天写家书,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全部都集在曾国藩家书里,学习非常刻苦

或许是命运的问题,曾国藩这样的刻苦学习却道正让他的官场仕途更加顺利,因为这样一条升官的捷径是很多,其他人不敢走的,在京城每次过一段时间都会组织一次大考,而这次大考只要你考得好就能迅速升官,而你要是在翰林院里懈怠了,那就会被踢下去,而曾国藩这样学而不倦,在一次大考中,又是二等,差不多就是前10名的样子,毕竟整个翰林院那个是集天下英才啊!曾国藩,这样一个从农村来的小子,却能次次考得这么好,十分得道光帝赏识,一下子就把他搞到了二品,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级别了,他在翰林院的这几年内每次都考得很好,就是10年7迁,别人好几十年都赢不来一次的升官机会,让他10年得了7次,最后就达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特别是汉人根本难以想象的二品。

对于曾国藩来说肯定不会满足,只是做一个大官,他要做的可是学圣人之学,于是他就把目光放在了改善当时朝廷,当时的朝廷真的是非常混乱,最受宠幸的大臣,教给他的学生的做官秘诀就是:多磕头少说话,那要是这样的话,朝廷怎么可能会有新鲜的血液和真正的观点呢?

正好那个时候道光死了,年轻的咸丰帝有一腔热血,下诏求言,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啊,于是他就交了皇帝,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三条法则,也就是首先不要管那些小事,比如说哪个大臣不小心冒犯了你啊,要把心放在大事上,其次一定要好好的学,肯定是要学一些重要的文化,其实就是想让他学圣人之学,而且其次一定要把权力放给臣下,这样就能防止皇帝专治,一旦城下有了足够的权力,他们也就敢对皇帝提出意见了。

但是谁知道年轻的前锋却大怒,不仅仅曾国藩的计划泡汤了,他自己也离开了京都,正好在这时,他的父亲死了,于是他就回去奔丧,他整个一腔的热血就全部被浇冷了。

如果曾国藩真的这个时候就走了,那就可惜了,历史上的一个天才,但是很好的就是一段时间之后,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爆发,大金非常的危险,而在这个时候大清又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想来想去咸丰帝认为曾国藩有能力能够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也的确是没人了,所以只能叫他回来,对于曾国藩来说,现在去抵抗太平天国无异于就是去送死,因为太平天国是一只有信仰且强大的军队,两年横扫大半个中国,而他是什么?只是一个不会打仗的读书人啊,皇帝又不听他之前的意见,也肯定不愿意为他全心办事,他要回去真的是自找苦吃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曾国藩他是要学圣人之学的人,那不应该救天下黎明与苦难吗?不应该维持儒家的这一套三纲五常吗?而更是应该舍身取义,于是曾国藩带着这样的格局英雄归来。

朝廷让他自己训练一支军队,而朝廷当时的军队则是败的很厉害,那么他训练的第1步就是看看当时的军队为什么那么弱,当时朝廷训练的军队,说着训练的军队其实就没什么训练,虽然有50万人,但实际上都是乌合之众,如果打胜了那就互相嫉妒,如果打败了也不会去救任何人,因为他们对对方只是敌视的态度,士兵与士兵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而且那一套官僚体系导致这个军队的两个较为主要的统领互相扯皮

所以曾国藩想了很久之后,最终决定他要制造一只史上,从来没有人敢想的军队就是读书人的军队。

因为现在整个天下实际上是没有真正什么强壮的尚武之人的,而曾国藩则决定不要招那些没文化的,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壮丁,因为太平天国成功的经验告诉他,只有人们有共同的理念,哪怕他们都是乌合之众,老弱病残孕,也能杀出一片天下,而真正的读书人则是有和曾国藩同样舍生取义的心的,而且又不让所有读书人都拿着刀枪上场打架,而是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所学所识,休息兵法统领组织。

为了让整个军队都能够爆爆发出自己全部的实力,并且避免出现上面圣泽度败不救的情况,所以他让那些他选择的军官自己来选择自己下面的人,整个军队都是认识的。

同时他还找到了最合适的普通士兵,太平天国在那些穷困的人看来,那可是救世主,是他们唯一能够获得荣华富贵的可能,但是在那些本身就有地非常稳定的人看来,他们就是来抢他们的家业的呀。这可不可以所以曾国藩口号一出,让那些有弟的人保护自己的田地,把自己失去的财产从太平天国那里抢回来!很快成千上万的士兵就都组织好了。命名为湘军

可是曾国藩深谋远虑的组织了这么一支军队,结果却没有什么用,各种受限制与朝廷组织的官兵冲突,甚至还伤了曾国藩的清兵,他自己也屡战屡败,看不到任何出路,他之前渴望心理,朝廷失败了,现在渴望救济太平天国,本来就是以必死的希望来的,现在他实在受不了了,于是跳水自尽。

不过他又被救上来了,这就很尴尬,曾国藩可能是跳进水里头脑清醒了一点,或者又是原力觉醒了,救上来之后又去打仗了,然后就大胜了。

这个人也真是够神奇的,就因为他这一次大圣官职又被封到了二品,但是这样的官职的委任状刚被派到曾国藩那儿,曾国藩按照照常套路谦让的时候,皇帝那块儿就改主意了,他的谦让之词还没有到达皇上,那皇上就已经不准备把它封为二品的官了,因为在皇上跟前有一个官员认为曾国藩是汉人。,现在手握重兵,要是给他二品,他就能全权掌管粮草,非国家之福也!简直就是洪秀全第二啊。

于是本来能够让曾国藩势如破竹的二品官员又离他远去了。

曾国藩这只军队的确非常强大,但是再强大的军队没有军饷也不行啊,所以由于军队缺乏军饷,他的战争次次失败,曾国藩也差点死亡,但是为了赢得军饷,曾国藩还要寄人篱下,在夹缝中生存。

终于

他决定以退为进换取实权要挟皇上想要要一个巡抚,说如果真的不给他这个官职,他也没办法打仗啊,只能回去了。

但是这个时候正迎上太平天国内讧最弱的时候,所以皇上干脆就把它炒了,曾国藩第2次回到了家里,还是被开除了。

曾国藩这个人也真是够神的,明明是他在夹缝中生存,他回到家之后却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反思,反思了整整两年,认为是自己不够能屈能伸,不够潇洒。

很快,因为太平天国又强盛起来,所以皇上只能又任用经曾国藩,回来的曾国藩变得更加的圆滑,在一段势如破竹的攻击之后,曾国藩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就是现在他的湘君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好的粮草输送,6年过来了,本来保护自己家园也已经没有什么动力了,无粮无想,在这个时候想要继续的唯一方法是什么,就是从被太平天国之前占领的地方抢了。

曾国藩不仅不敢再以退为进,同时也没有其他办法,更不能半途而废,任由太平天国,于是他只能放松军纪,允许士兵们到处抢,但这士兵们一旦强起来就没有了边界,很快就让想过的所有地方血流成河,曾国藩也得到了曾屠夫的称号。

这一段时间可能是曾国藩最严重的时间,不仅仅人民都在骂他,而且他自己也在家蹦蹦生存,整个士气也非常的低落,但是终于因为太平天国攻下了江南大营,而这座大营咸丰非常重视,所以终于不敢再慢待曾国藩了,给了他巡抚,12年啊,凭着曾国藩的这功劳,早都能升好多级了,就这个巡抚用得着12年吗?主要都是因为满人对汉人的严防管控。

很快在运气和他自身能力还有勇气之下,曾国藩打开了长江的门户,一年之后三方军队包围天京城,又过了两年成功攻下天津,而这些军队终于在攻下太平天国之后,个个都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在这样没有管控的情况下直接血洗全城

我们在这里先停一下,来分析一下曾国藩在上面的所作所为,我认为其实我们其实并不用认为曾国藩是多么恨太平天国,对于曾国藩来说,很多次他的屠杀行为都是迫于形势,加上他本身组建这个军队的方法确实有些问题,但是正是这种方法救了大清最后一命了,曾国藩肯定并不是看中那些人的金银财宝,才努力去抢的,曾国藩的最开始出来抵抗太平天国的时候,想到的就是舍身取义,又怎会这样呢?我相信我们并不能抹杀曾国藩的功绩

之后曾国藩被管制了,但是还是能够一手遮天下,而且这次的管制非常严重,因为小兔子走狗烹啊。不仅仅公开支持曾经跟曾国藩有一些隔阂的将领,左宗棠脱离曾国藩独立,同时还各种给曾国藩下绊子,于是这时必然就有人想要让他造反。

这是对于造反来说就并不是为自己的一己私欲了,首先他现在想要造反。是有可能能赢的,其次他现在的造反可以说就是对这种满人和汉人之间的隔阂的深恶痛绝,只要满人当政一天,就不可能公正地对待汉人,12年他在当上巡抚,就已经能够说明这一点了,他现在造反也可以复汉人的江山啊。

但是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是不会突破他心里最后的儒家的底线的,他并没有烦心,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举动,他用最简单的方法回敬天下,就是解散他的湘君,全心投入洋务运动,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努力帮助中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而正是在这时,他接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就是天津教案,一个拐卖儿童犯说是。法国的教主付钱让他拐卖儿童,虽然这只是一个谣言,并没有任何切实依据,但是民众由于早已经对洋人产生很大的恐惧,并且积分很久,以这件事情作为一个临界点,民众的愤怒彻底喷涌了出来,他们不仅仅杀掉了那个,在这个儿童拐卖贩口中付他钱,让他拐卖儿童的教主,而且还杀到了很多相关的宗教人士和中国的信徒,还毁掉了教堂,外国当然忍不了,7个国家联合来治理军舰已经停在了海外,这件事情形式简直就是火烧眉毛,而他就被交到了曾国藩的手上

洋人是想要让曾国藩赔偿,并且杀府县抵命,百姓也一点都不后退,认为是法国人在混乱中,也开枪杀了中国人才,进一步激化民愤,把事情搞大,所以也不后退。

这件事情难就难在如果你接受洋人的你自己这个人就彻底毁了,而且民众的愤怒也难以压制。并且西方的要求本来就非常的无礼,因为当时的县令只是没有帮助法国的人一块开枪,杀死民众就被要求处死抵命。

但是如果你反对西方,或许能够获得个人声誉,但是现在的形势之下反对西方就等于宣称开战,并且李鸿章想要做的为中国开创更美好的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就是洋务运动啊,你要是在这里闹掰了,还有可能洋务运动吗?并且这件事情的起因本身就是谣言,如果反对的话,那不就是助长了谣言吗?

在这两种形式要求之下,李鸿章只能大方面同意西方的要求,但是尽量少的中选一些除掉谣言并且道歉,对中国民众进行处罚。

当然,曾国藩的个人声誉也就彻底毁了。

很快曾国藩就在这样一股忧郁的气息中去世了,在死后被追封为文正也就是当时能够追风的最高嗜好。

曾国藩究竟值不值得这么高的赞誉呢?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在这样的一个魏纪中,他力挽狂澜走了出来,抱着必死的决心反对了太平天国,并且最终将他除了,在朝廷多磕头,少说话的风气中,他自己敢于站出来,并且他的一生中,他永远都在努力最及时的纠正自己的错误,以至于在他最后,他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继续在努力的为中国的未来寻找新的出路,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被很多人视为卖国贼,不过我却认为他正是在那个时代很难得的站出来坚守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的人,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被人们当做了圣人。

相关文章

  • 读《曾国藩全集》,学“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全集》包括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训、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读书录四部分。《曾国藩全集》堪称一部协调人际关系的指南...

  •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

  • 我读《曾国藩大传》

    近年来,网络上突然掀起一股“曾国藩热”。很多自媒体都写曾国藩事迹、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语录。对曾国藩的评价也颇有争议...

  • 高级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以德报怨

    今日阅读《曾国藩传》第247-258页 ☼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恩怨情仇 ✔️左宗棠逢人就说曾国藩不好。 ✔️曾国藩的应...

  • 曾国藩名言200句

    曾国藩名言200句 曾国藩的智慧: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 曾国藩名言200句 曾国藩名言200句 1、以...

  • 08 做一个能成事的人

    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按照规定,曾国藩又得回家丁忧守制。但因为战事吃紧,咸丰希望曾国藩不要回去。 曾国藩因为长期受到...

  • 曾国藩&左宗棠

    读曾国藩和左宗棠,颇为曾国藩打抱不平。左宗棠因为人张扬跋扈官场得罪人而落难,幸得曾国藩相救收留。后经曾国藩一...

  • 读书(5)|《曾国藩传》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曾国藩的故事被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去各大图书网站上搜索“曾国藩”,会发现很多书《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传》、《曾国...

  • 曾国藩的好学生-李鸿章

    曾国藩与李鸿章关系曾国藩和李鸿章的父亲是同事,李鸿章青年时来京做官,当过曾国藩的学生,这时候,关系交浅。直到曾国藩...

  • 粗读《曾国藩传》

    看完《曾国藩传》才有点了解:原来左宗棠得于曾国藩的提携后,却并不服曾国藩,而且交恶后,与其他人交谈,只要涉及曾国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fz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