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金锁记》有感

读《金锁记》有感

作者: 子一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21:03 被阅读0次
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字是极富感染力和代入感的,初读《金锁记》,便深深地为之沉迷、欲罢不能。

以前,我以为自己是极没有文学上的一点点爱好的,翻阅民国才女萧红的《呼兰河传》已经几个星期有余,薄薄的一本册子老是无法一鼓作气地看完它,对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也是逼着自己努力地把它看完,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直到遇到了张爱玲,我才知道自己的真正爱好所在。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到真的拿来自己读时却老是读不下去,今天,我找到了答案。

去看自己真正想看的而不是别人推荐的,文学需要的是共鸣,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然后享受在其中。

于我而言,张爱玲的作品能够吸引我打动我,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心灵的触动吧。《金锁记》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讲的是一个被金子的枷锁牢牢锁住30年的七巧的故事。这是一个十分可悲又极其可怜的妇女,她牺牲了自己的前半辈子,为了金子,她嫁给了一个她从来就不爱的残疾少爷。又在后半辈子亲手用他沉重的金枷锁劈杀了许多人,包括她的儿女。对于七巧,我对她的憎恶是多于同情的。她不会允许别人有半点机会来骗取她的金子,因此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也把儿子长白、女儿长安的幸福葬送。这是一个积极变态而极度疯狂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守在家里,竟然让他吸大烟,女儿得了病不请医生而让大烟来减轻其痛苦。这样的一个人简直不配为人父母。她自己没有修养、性情放荡一生为人所不齿,却活生生的女儿培养成了另外一个自己。她用一张刺刀般利嘴和匕首一般刺人的声音毁了一个又一个个的人。儿媳芝寿、女儿长安…哪一个不是在她的尖酸刻薄、无事生非而又藏不住事的嘴中逐渐走向死亡,不死也送了半条命。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她是一点也不懂得,自己得不到的幸福她似乎想让全天下人都别想拥有它。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三十年前的人也已经死了,可是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小说的最后弥漫着悲剧的气氛,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可想而知悲剧还将继续,还会有更多的人在黄金的枷锁中丧命。

相关文章

  • 读《金锁记》有感

    文/四海求凤 最近一段时间打算看张爱玲,昨天读了《倾城之恋》,今天看完了《金锁记》,总觉得张爱玲是一个荒凉悲情的女...

  • 读《金锁记》有感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 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 但是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戛然而止的收尾,意蕴悠...

  • 读《金锁记》有感

    今天在百忙之中我还是看了金锁记那篇文章,它不讲爱情,似乎也没有涉及到太多亲情,讲的只是一个女人被金枷锁锁住的一生。...

  • 读《金锁记》有感

    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字是极富感染力和代入感的,初读《金锁记》,便深深地为之沉迷、欲罢不能。 以前,我以为自己是极没...

  • 读《金锁记》有感

    第二次读金锁记,从前只是看了一个故事,现在是更深刻领悟了这个主题。小说通过对曹七巧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变革时期残...

  • 读 《金锁记》有感

    l这是我第三次读张爱玲的《金锁记》,少时读只觉得张爱玲的世界太过于悲观,冷漠,苍凉,如今年过三十的我在经历了一些事...

  •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这两天,又重温了张爱玲的几部小说,其中就有《金锁记》。很多年前读《金锁记》时还没有结婚,虽有感触却并不能感...

  • 读张爱玲小说《金锁记》有感

    文:原创, 图:网络。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读来让人抑郁、嗟叹。一个悲剧式的女性形象——曹七巧,被张爱玲用她的如椽...

  • 奈何明月照沟渠

    —读《金锁记》有感 我无法去读张爱玲,如果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我也不会选择民国。我眼里,那个包裹着新的时代又藏着无...

  • 读《倾城之恋》之《金锁记》有感。

    七巧是个世俗的人,为了钱舍弃虚妄的爱情,当她旧日喜欢的男子再次寻她之时,她有丝丝温暖上心头,转念一想,肯定还是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金锁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gp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