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金锁记》有感

读《金锁记》有感

作者: 瑶草何碧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23:20 被阅读0次

第二次读金锁记,从前只是看了一个故事,现在是更深刻领悟了这个主题。小说通过对曹七巧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变革时期残存的封建思想和钱财的欲望对人的腐蚀。曹七巧即最小说中最大的受害者。

小说的社会背景是革命军“造反”、“换朝代”,是辛亥革命后不久,许多封建观念为人所固守,一直延伸到三十年之后的上海。而小说的创作背景,正是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一个浮华的洋场社会”。小说也被打上了着中西方文化的双重烙印。例如小说的出现了不少现代社会的事物,汽车、霓虹灯、邮差,然而环境却总是描写得古朴优雅的。

婚姻媒定,父母包办,无法自由恋爱,于是曹七巧成为曹家追求财富和攀附关系的牺牲品。宗法制度虽在瓦解,但人们思想里的落后观念还在支撑着家族制度,大家族等级森严,曹七巧出身较差,丈夫一生残疾,于是家庭地位低,饱受冷眼。封建妇道和伦理纲常则强迫着曹七巧不得改嫁,无法满足自身情欲,长期压抑自己的性情。分家后,熬出头的不易和金钱的诱惑更促使她愈加吝啬、多疑,变得尖酸刻薄。她赶走季泽、赶走侄子,还向校长索讨学费,又给女儿裹脚,取笑儿媳,甚至带着儿女一起吸鸦片,借此摧毁了儿女的幸福和爱情。她最终长成病态的心,沉迷病态的恶习。从青春活跃到最后是这样扭曲颓废,但曹七巧这个人物给人的印象比起可恨,却更令人可悲,可怜。

不止是以曹七巧的变化的过程展示拜金主义对人的毒害,长安、长白、芝寿、绢姑娘、世舫,这些人物都是活在这样的上海的受害人,作者用他们的悲剧更侧面突出了曹七巧的变态心理。她对于财富的扭曲的欲望正是她给自己打下的枷锁。

相关文章

  • 读《金锁记》有感

    文/四海求凤 最近一段时间打算看张爱玲,昨天读了《倾城之恋》,今天看完了《金锁记》,总觉得张爱玲是一个荒凉悲情的女...

  • 读《金锁记》有感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 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 但是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戛然而止的收尾,意蕴悠...

  • 读《金锁记》有感

    今天在百忙之中我还是看了金锁记那篇文章,它不讲爱情,似乎也没有涉及到太多亲情,讲的只是一个女人被金枷锁锁住的一生。...

  • 读《金锁记》有感

    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字是极富感染力和代入感的,初读《金锁记》,便深深地为之沉迷、欲罢不能。 以前,我以为自己是极没...

  • 读《金锁记》有感

    第二次读金锁记,从前只是看了一个故事,现在是更深刻领悟了这个主题。小说通过对曹七巧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变革时期残...

  • 读 《金锁记》有感

    l这是我第三次读张爱玲的《金锁记》,少时读只觉得张爱玲的世界太过于悲观,冷漠,苍凉,如今年过三十的我在经历了一些事...

  •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这两天,又重温了张爱玲的几部小说,其中就有《金锁记》。很多年前读《金锁记》时还没有结婚,虽有感触却并不能感...

  • 读张爱玲小说《金锁记》有感

    文:原创, 图:网络。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读来让人抑郁、嗟叹。一个悲剧式的女性形象——曹七巧,被张爱玲用她的如椽...

  • 奈何明月照沟渠

    —读《金锁记》有感 我无法去读张爱玲,如果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我也不会选择民国。我眼里,那个包裹着新的时代又藏着无...

  • 读《倾城之恋》之《金锁记》有感。

    七巧是个世俗的人,为了钱舍弃虚妄的爱情,当她旧日喜欢的男子再次寻她之时,她有丝丝温暖上心头,转念一想,肯定还是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金锁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nf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