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433066/6413057e0a619d00.jpeg)
文/刘付广富
注:鑅héng,为繁体字,简体字库大多都没收存有相应的简体字。意:钟声。
刘傅氏的另一位东泉宗支的五世祖鑅公,号仁甫,监生出身。他居住在山底山塘尾村。据传,他约生于明·万历乙亥(公元1575年)年,卒于清·顺治已亥(公元1659年)年,享年87岁。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33066/dff0599c9b4702b5.jpeg)
相传,鑅公少时聪颖好学;成年后长得相貌堂堂,一副伟丈夫的壮美相;也颇有能人异士的奇特相。他除勤奋学习四书五经外,还非常喜爱武术;颇有乃祖东泉公的风范。因此旧族谱上称他为:“仗义好施,敬宗睦族。”所以鑅公在仗义好施方面,名声远播,流传下不少动人的故事。
相传明·万历丙午(公元1606年)年间,化邑有一李姓婆孙俩因贼寇为患,婆孙俩只好一路行乞进山底避乱。沿途乞丐,受尽欺凌。一天刚好讨乞到鑅公府上,这时婆孙俩贫病交加,已气息奄奄了。鑅公一见,赶忙吩咐家人给婆孙俩喂热粥。好一会他俩才缓过气来。祖孙俩跪在地上,千恩万谢。鑅公扶起他俩,收留他俩在家里,并请医生给他俩治病。离开时,鑅公又赠衣物,又赠钱粮。婆孙俩跪在地上说:“恩公是我两代人的救命恩人。你真是活菩萨。他日必相报,没齿难忘。”后来,那个可怜的小家伙,发奋攻读,皇天不负苦心人,得中文举人,授直隶州州同。他专程来山底用丰厚礼仪酬谢鑅公。但鑅公坚辞不受,并且说:“济困救厄乃吾辈之义也,不可施恩图报。”所以鑅公婉言谢绝酬谢之礼仪。这一义举,广为留传,成为山底一段佳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33066/fbbedf2f159a4d79.jpeg)
鑅公的仗义好施,还表现在他为人们解纷争,做好事诸方面上。相传某村不同姓氏的两户人家因建房子的宅基地有矛盾。两户都不肯相让,并各自纠集亲朋戚友;大有剑拔弩张,双方要来一场流血的械斗了。好在有明智者提议:“赶快请鑅公来。”有人马上赶去请鑅公。鑅公一听,二话没说,马上赶到现场。经鑅公苦口婆心地劝解,化解了两家矛盾,免去一场流血的械斗,最后鑅公还慷概地说:“你们两家,有哪一家因此事有损失的。可到我家里取些银两来弥补,千万不要客气,更不可再生事端了。”后来,两家互相相让,真是退一步海阔天高了。据说,后来两家再无矛盾出现,和睦相处。此乃鑅公从中幹旋之功也。一桩桩美事,一段段佳话,在山底广为流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33066/851fd90760ca9247.jpeg)
公重视教育,常捐巨资给学校作修葺之用。受资助的学校有:中垌学校、石角学校、陆川乌石学校、清湖学校。所以都进中龛kān。这就是“仗义好施”的鑅公。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33066/2468107e3347daa7.jpeg)
公娶祖妣曾氏、谢氏两夫人,共育有:明统、明经、明纶、明维四子。公卒后,附葬于峰子椷hán父墓内,座壬丙兼子午分针,筑灰坟,有碑记。曾、谢两祖妣附葬于糍粑地祖妣墓内,筑灰坟,有碑记。
(关于明纶公的逸事请看公众号“刘傅家园”的“举人公帮堂侄明纶娶妻的故事——刘付永志”一文)
因鑅公“仗义好施,敬宗睦族”,所以其后裔开枝散叶,瓜瓞dié绵长。其后裔分别居住于:山腰村委会的山塘尾村、大塘排村;田头村委会的棉地村、何木根村;榕树村委会的苏茅垌地、下坡地、园子径村;化州中垌那洪村委会的坡头埇村、井桶村;兰山栋北村委石子岭村;兰山福岭村委学山背村;兰山白石村委竹子埚村;广西陆川古城清耳村委的塘角村、亚山(大园)村、马老田村;广西北流市民乐镇良村、雷村;石角街;海南等地。
注:本文摘自民俗专家刘傅广富所著《刘傅传奇》一书,首发于公众号“刘傅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