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亚历山大远征记》与《战国策》札记(四十三)

《亚历山大远征记》与《战国策》札记(四十三)

作者: 刘子曰_b08e | 来源:发表于2022-06-06 21:07 被阅读0次

颜率见公仲,公仲不见。颜率谓公仲之谒者曰:“公仲必以率为阳也,故不见率也。公仲好内,率曰好士;仲啬于财,率曰散施;公仲无行,率曰好义。自今以来,率且正言之而已矣。”公仲之谒者以告公仲,公仲遽起而见之。

颜率拜见公仲,公仲没有接见。颜率对公仲的传话人说:“公仲一定认为我华而不实,所以不接见我。公仲好色,而我却说自己好士;公仲对钱财吝啬,而我却说自己博散好施,公仲没有确定的行为准则,而我却说自己崇尚正义。从今以后,我将直言不讳评价他的行为了。”公仲的传达官把这事告诉了公仲,公仲急忙超身接见颜率。

典型的捭阖之术。

好了,我们来看看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吧!

(二十一)整个夏季,贸易风不停地由海洋吹向大陆,因而不能启航。现在夏季已过,季风已停,于是他们就启锚开船向大海驶去。当时在雅典正值塞菲索多拉斯执政。按雅典历,他们在九月十二那天启锚,但按马其顿人和亚洲人的说法,则是在亚历山大在位的第十一年。启锚之前,尼阿卡斯也曾向保护神宙斯献祭,还进行了体育比赛,然后才启锚开航。第一天到达印度河跟一 条大运河的汇流点附近抛锚,在那里呆了两夭,那个地区称斯屠拉,距最初开航地点约一百斯台地。第三天,又从这里出发,航行三十斯台地,到达另一条运河。这条运河的水已经是咸的了。因为海水已能灌人,特别是在高潮时灌人的更多。退潮时咸水淡水混在一起留在河里。这个地区叫科马拉。从这里出发又走了二十斯台地,在科瑞埃斯提斯抛锚,仍在河上。然后又开航,走不多远就看到印度河这一条入海水道口外有一片礁石,巨浪猛烈拍打海岸,岸上全是嶙峋怪石。他们在那一大片礁石上找到一带松软的地方,挖了一条五斯台地长的运河,趁涨潮时把船队开了进去。然后绕礁石行驶一百五十斯台地之后,又在一个叫克罗卡拉的沙岛旁边抛锚。当天和第二天都呆在那里。岛上住的是一个叫阿拉比亚的印度种族。我在前一本较大的历史书里已曾提到过这个种族。他们这个种族的名称是因阿拉比斯河而起的。这条河流经他们的住区入海,形成他们的地区和欧瑞坦人之间的边界。尼阿卡斯率领舰队从克罗卡拉启航继续前进,右边是名叫伊拉斯的小山,左边是一个低平的海岛。这个岛和陆地平行,形成一条狭窄的海湾。从中驶过之后,就在一个有很好的抛锚地的海港里停泊。尼阿卡斯觉得这个海港既大又好,就命名为亚历山大港。港口以外二斯台地处又有一个叫比巴克塔的海岛,海港附近一带地方叫散加拉。比巴克塔岛横卧港口之外,这样就又形成一个海港。这里有从海洋刮来的大风。尼阿卡斯担心土人结伙前来抢劫营地,就在四周修起了一道石墙在那里呆了三十三天。据他说在这个期间,士兵们曾在海里捞取牡蛎、淡菜,还有所谓的刀鱼。这些东西都特大,比我们海里产的要大得多。这些都是咸水产物。

回述当年亚历山大在印度河口等待季风过去的情况。

(二十二)风力减弱后,舰队就启锚,航行六十斯台地后,就在一片沙滩外边停泊。距岸不远处有一个叫多梅的荒岛,他们利用它作防波堤,在里边抛锚。岸边无淡水,向内陆走了二十斯台地左右才找到好的淡水。第二天航行了大约三百斯台地,天黑时才到达萨兰加,在海滩外边抛锚。在距岸八斯台地处找到淡水。后来又驶抵一个叫萨卡拉的荒凉地方。然后舰队通过两座山岩之间的夹道,夹道极窄,左右两舷的桨叶划起来都能碰到两边的岩石。又走了三百斯台地,到达毛朗托巴拉港。这个海港呈圆形,很宽大,水深而静,出人口很窄。当地土人管这个海港叫“娘娘港”,因为这个地区最早称王的是一位娘娘。舰队安全通过山岩夹道后,在夹道口外遇上的是沸腾的大海、滔天的巨浪。在靠近山岩的海面上航行,危险就更大。第二天,他们又进人一个狭窄的水道,这条水道是在一个海岛和海岸之间,在这条水道里航行就躲避了外边的风浪。左舷靠岛,右舷靠陆。这条水道也极窄,看起来简直就像人工开凿的一条运河。水道大约有七十斯台地长.岸上长着许多粗大的树木。岛上也全是阴森森的丛林。天亮时,舰队驶出水道,出口处极窄,水流湍急,因为当时仍在退潮。又走了一百二十斯台地,就在阿拉比斯河口停泊,河口有一个很大很好的海港。但无淡水,因为阿拉比斯河的淡水已和海里的咸水混合了。深人内陆四十斯台地处,才发现一个水坑,从坑里取了淡水带回舰队。港口附近有个高高的荒岛,四外可以捞到牡蛎和各种鱼类。阿拉比亚人所住地区到这里就算到了头,他们算是这一带最靠西的印度部族。再往西则是属于欧瑞坦人的地区。

追述当年走海路的舰队的历程。亚历山大在陆上征战开辟陆路,顺便为舰队准备水源补给。

(二十三)舰队离开阿拉比斯河口沿欧瑞坦海岸西行二百斯台地之后,在帕伽拉停泊。虽然风浪极大,但抛锚还是成功了。水手们后来乘船四出,只有少数人去找淡水,找到后就带回来。第二天破晓启航,走了四百三十斯台地之后,傍晚时,在卡巴那的荒滩上靠岸。因为这一带也是巨浪拍岸,只好在距岸较远处的海面上抛锚。在整个航程中,就是在这一段遇上了由海上刮来的狂风,损失了战船两艘和大帆船一只。船上的人员都游到陆地上平安得救,因为遇难的船只当时距岸很近。半夜又启锚开航,行驶二百斯台地,到达考卡拉。船只就在开阔的海面上抛锚。尼阿卡斯叫官兵下船,到陆地上去扎营。他们在海上历经劳累和危险之后,都想休息一段时间。营地四周挖了壕沟,防备土人袭击。负责讨伐欧瑞坦人的利昂那塔斯所率部队,曾经在这一带跟他们打了一次大仗,在别的部队的支援下打败了他们。马其顿部队的那次仗一共打死了六千欧瑞坦人,包括他们所有的高级军官。利昂那塔斯的骑兵有十五人阵亡,他的步兵也有些牺牲,其中包括伽德罗西亚督办阿波罗发尼斯。这些情况我在那另一本史书里已经介绍过。我还说过亚历山大为了表扬利昂那塔斯的功绩,曾当着全体马其顿官兵的面,把一顶金冠戴在他头上。亚历山大还曾特令为舰队准备好粮食,舰队一来就给舰上官兵食用。他们后来还把全舰队十天的口粮搬到船上。返航途中遭受风暴袭击而损坏的舰只也都修理好。尼阿卡斯还把舰队上那些消极怠工的人们清洗出来交给利昂那塔斯,又从他的部队里挑选一些人到舰队上去。

亚历山大的补给给舰队航行和作战带来了便利。

(二十四)舰队从那里又扬帆启航,一路顺风。走了五百斯台地之后,在一条叫托莫拉斯的急流附近抛锚。河口有一带环礁。岸边的洼地里有许多闷人的小屋,里边住的是当地土人。这些土人看到大批舰艇开来,十分震惊。他们在岸上摆开阵势,准备打退任何敢于登陆的人。他们的总数约有六百。个个拿着很粗的、大约有六库比特长的长矛。长矛的矛头不是铁的,但他们用淬火的办法把矛头弄得也很锐利。尼阿卡斯看到他们严阵以待准备死守,就命令舰只开到射程以内就停下来,以便把投射物打到岸上。因为,土人的长矛看起来虽很厉害,但只适用于近战,对付从远距离投射过去的箭石则毫无办法。然后,他就从部队中挑选了一批装备和武器都最轻、游泳也最好的战士,叫他们准备好,听到号令就游过去。给他们这批人的命令是这样:首先游到够得着海底的地方的人,就站在水里等待后边的战友,等人都到齐了,可以站成有三层人的队伍时,再向土人发起进攻,进攻时要高喊杀声,尽快冲上岸去。号令一下,这批人就从船上跳到水里,他们游得十分敏捷出色,然后在水里站成整整齐齐的队伍,形成方阵后,立即向战神高呼口号冲了上去;留在船上的人也高喊口号助威;船上的弓箭手和擂石器也向土人箭石齐下。这些光着半截身子的土人被马其顿人闪闪发光的盔甲和疾风暴雨般的冲击吓得目瞪口呆,再加上从船上射下来的雨滴般的箭石,他们顶不住了,都光着膀子溜之大吉。有些在逃命中被打死,有些被活捉,还有一些逃到山里。从那些被活捉的人看,他们披头散发、满脸胡子,混身都长毛。他们的指甲简直就像野兽的爪子。据说他们拿指甲当铁器用,可以撕开鱼肉,甚至能把不太坚硬的木头劈开。对别的东西,他们用很尖利的石头劈开,因为他们还无铁器。穿的是兽皮,有的甚至还穿大鱼的厚皮。

记述沿途攻打的小部族。

(二十五)就在这个地方,水手们把船推到岸上,把损坏的都修好第六天又从这里扬帆启航,走了大约三百斯台地之后,就到达欧瑞坦地区的边境。这一带地方叫马拉那。在距海较远的内陆居住的欧瑞坦人,衣着近似印度,作战用的装备也与印度相仿。但他们的语言和风俗则不同。从返航开始至今,舰队已沿阿拉比亚海岸航行了一千斯台地,沿欧瑞坦海岸航行了一千六百斯台地。据尼阿卡斯说,舰队沿着这一带的印度海岸航行时一从这一带再往西,沿岸居民就不再是印度人了一人们在阳光下的影子有不同的变化。当朝着大海的方向向南走时,影子看起来也向偏南方向投下。一到正午,什么东西好像又都没有影子了。他们过去在天上看到的星星,这时有些消失了,有些则比过去低得多,靠地面很近。过去整夜都能看见的星星,这时则看到落下地平线,不一会又升了起来。我认为尼阿卡斯说的这些现象是很可能的。因为在埃及的塞尼一带,一到夏至,正午时从井口往下看,一点影子都看不见。在迈尔欧伊也是这样,一到夏至,也是正午不见影子。由于印度很靠南,发生这种自然现象也是合理的。特别是在印度洋中,因为那里更靠南,当然更是这样。这个问题就谈到这里。

当时的马其顿人已经掌握了通过日影来判断节气。

(二十六)靠内陆方向跟欧瑞坦为邻的就是伽德罗西亚。亚历山大带领部队通过这个地区时吃的苦头可真不小。实际上,他们在这段路上受的罪,比在整个远征过程中在其余一切地区受的苦加在一起还大。所有这些情况我都在另一本较大的史书里叙述过。沿这里的海岸再往前走,那里住的就是被称为“食鱼者”的人。舰队在这个地区沿海岸通过。头一天二更时就解缆启航,走了大约六百斯台地之后,就在巴吉萨拉靠岸。那里有一个安全的海港。在距海六十斯台地处,还有一个叫帕西拉的村子,附近的居民也叫帕西拉人。第二天舰队启锚较早,绕过深人海中很远的一个又高又陡的海角,然后就靠岸,在岸上挖井。得到的水不多,处境窘迫。因为那天岸边浪大,舰队就在海面抛锚停泊。第二天又走了二百斯台地,在考塔靠岸。拂晓时又出发,走了六百斯台地之后在卡利巴抛锚。岸上有一个村庄,附近长着几棵椰枣树,上边长着的椰枣还绿呢。距岸一百斯台地处有一个叫卡宁的海岛。村民弄来羊和鱼给尼阿卡斯送礼。尼阿卡斯说那羊肉都有鱼腥,就像海鸟肉那样。因为这里的羊无草吃,只好吃鱼。第二天又航行二百斯台地,在滩外抛锚。距海岸三十斯台地有一个叫西萨的村子。这地方沿海一带叫卡比斯。舰队上的人在这里找到几只小船,像是穷渔民用的那种小船。但他们未见渔民,因为那些渔民看见舰队抛锚后就都吓跑了。这个地区无粮食,部队存粮又已大部用完。他们在岸上逮了一些山羊弄到船上就走。绕过一个伸人海中一百五十斯台地的很高峻的海角后,进人一个平静的海港内停泊。那里有淡水,附近也住有渔民。这个海港叫毛萨那。

介绍远途的一些部族和独特物产,比如吃鱼的羊。

(二十七)据尼阿卡斯记述,从那里起,有一个名叫希德拉西斯的伽德罗西亚人给他们领航。他答应把舰队一直带到卡曼尼亚。因为从那里再往前走不会有困难,一直到波斯湾,那一带都算是熟路。从毛萨那起,夜航七百五十斯台地,到达巴罗马斯海滩,然后.又走了四百斯台地到达一个叫巴尔那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椰枣树和一个花园,里边长着爱神木和许许多多鲜花,土人用这些花编成花环。他们一路航行了这么远的路,到了这个地方才算头一回看见果树,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完全像野人那样。后来又走了二百斯台地到达顿德罗包萨,舰队在抛锚地停泊。半夜又出发,走了大约四百斯台地到达科发斯港。这里住的是渔民,他们的渔船又小又不坚固。他们不是像希腊人那样把桨安放在桨架上划,而是像人们在河里划小船那样,在船这边划一下,那边划一下,就跟劳工掘地一样。这个海港有充足的淡水。一更前后舰队又启航,走了八百斯台地到达苏伊扎,那里一片荒滩,大浪拍岸。于是在舰队抛锚后,各舰就自己起伙开饭。从那里又走了五百斯台地,到达建在岸边小山上的一个小镇。尼阿卡斯估计这一带一定种地产粮,于是就对阿科亚斯(培拉人,阿那克西多塔斯之子,他是马其顿一位有名的人,这回跟尼阿卡斯一起航海。)说,他们应当偷袭这个小镇夺取粮食,因为不能指望土人会发善心主动把粮食送给他们。不过,假如他们开始就用武力强攻,万一攻不下,就要围困,这样就要拖延很长的时间,而他们当时就已经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所以,此计未必可行。他们看到这一带确实产粮,海滩附近就有大批已割下来的谷子堆着,可以去抢。他们决定这么办之后,尼阿卡斯就命令舰队作启航准备,好像马上就要开走的样子。阿科亚斯代替他率领舰队启航。只有尼阿卡斯那一只船留在后边,驶向小镇,似乎只是要靠近小镇看一下。

记述舰队如何抢掠沿岸部族的粮食补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亚历山大远征记》与《战国策》札记(四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zj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