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婆婆来武汉小住了几日,恰逢遥哥感冒正在恢复期还在咳嗽。
一天下午,婆婆带遥遥出去玩了回来,对我说:“LV(我老公)说让我把遥遥带回去找范医生(老家一位小儿推拿的高手)看看,咳嗽老这样拖着不行啊。”
(老公之所以通过婆婆跟我商量而不是直接跟我说,估计是因为之前他跟我表达过这一想法,被我拒绝了。)
我当时第一反应内心仍然是拒绝的:这小子,又想把自己的责任推给老人!因为在我心目中,老公是个一遇到麻烦事儿就要扔给老妈来摆平的“巨婴”。
于是我不置可否地说:“哦。”
过了一会儿,婆婆坐在沙发上,边收拾东西边嘀咕:“遥遥爸爸还真是长大了,知道关心儿子了。”
我第一反应还是:都三十几岁的人了,还不知道关心儿子,那这个爸爸白当了。
当然我没有拿这话去反驳她。沉默了几分钟,我开始回味婆婆刚才说的话。
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我和婆婆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结论。为什么?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是站在“孩子他妈”的角度,而婆婆是站在“妈妈”的角度。
作为“孩子他妈”自然而然会对“孩子他爸”有更高的期望,而作为“妈妈”(尤其是包办型的妈妈)则会比较容易满足。
于是我试着站在婆婆的角度去理解她。可不是吗?一个从小被父母各种包办、家里家外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的人,会主动去为别人的事操心了,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这样想着,内心便释怀了不少。于是我对婆婆说:“那就让遥遥跟您回去待一段时间吧,只是您一个人带他要辛苦一些了。”
你看,只是换了个角度,便让我看到了同一件事积极的另一面。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我们总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它,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片面的。尤其当我们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时,我们需要及时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去发现它积极的一面。
(当然,这件事还有更积极的一面,就是这几天成为我有娃以来最轻松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