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作者: AKE训练营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5:54 被阅读0次

就在本书撰写期间,百雀羚的一篇一镜到底的长图营销刷爆了朋友圈,这个题为《时间的敌人》的长图文创意,据说带来了3000万的微信总阅读量。这个数字惊人,一般以内容营销(非广告投放)的数据来衡量,超过100万阅读量就已经很不错了。

百雀羚《时间的敌人》长图文案部分截图

同时,另一种质疑的声音出现,一篇由微信账号“公关界的007”发布的文章《哭了!百雀羚3000万+阅读转化不到0.00008》,阅读量同样迅速达到10万+(大部分是业内人士阅读)。文中讲到一个数据,说某企业花费180万元进行头部自媒体KOL(关键意见领袖)投放,销售转化不足8000元;而百雀羚这次的创意,指向的是淘宝旗舰店促销活动,加上其他各方面,总投放预算估计在300万元左右,然而淘宝店的总销售额不到80万元。

对百雀羚长图营销的争议,其实反映的是当前做品牌的两个尴尬:

第一,做品牌,到底应不应该承诺效果?或者用什么样的转化周期来承诺效果?

第二,如果用同样的费用做效果广告,是不是会更有效,并且品效合一?

注意:这里的效果广告是指在互联网上按效果付费的广告投放,比如搜索竞价、信息流广告等,但我说的效果营销不单指广告投放,下面会解释。

对百雀羚长图营销的争议,其实反映的是当前做品牌的两个尴尬:

第一,做品牌,到底应不应该承诺效果?或者用什么样的转化周期来承诺效果?

第二,如果用同样的费用做效果广告,是不是会更有效,并且品效合一?

注意:这里的效果广告是指在互联网上按效果付费的广告投放,比如搜索竞价、信息流广告等,但我说的效果营销不单指广告投放,下面会解释。

尴尬的品牌

2012年以前,效果营销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可以说,除了促销以外,当时所有的营销都是品牌营销。无论是投放户外广告、电视媒体,还是投放一些新浪、搜狐的横幅广告(banner),抑或做一做当时方兴未艾的BBS(电子公告牌系统)、微博内容账号,玩一玩线下公关,所有这些形式,基本上都是品牌营销。

为什么这么说?

在我看来,不能直接导向购买的营销行为都是品牌营销,即使其最终目的是导购。但是此类营销路线较长、周期较长,目标可能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模糊。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至少有一半浪费了,但我并不知道是哪一半。”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的这句名言,也是对这个品牌营销时代的注解。

品牌营销时代很多产品的成功,得益于优秀的广告创意、海量的广告投放、彪悍的渠道刺激和信息不对称的产品包装。比如,脑白金、哈药、洋河、七匹狼、步步高、361°等民营品牌,宝洁、欧莱雅、金龙鱼、诺基亚、戴尔、奔驰、宝马等外资品牌,都无一例外是这个品牌营销时代的赢家。

当时的营销服务,本土的会选择如叶茂中、翁向东等,高端一点的则会选择奥美、JWT(智威汤逊)等老牌4A级广告公司,但在营销的手法上并无太多不同。“一句广告语+一个代言人+中央电视台”,晋江系企业总结出来的“三板斧”很有效。通过央视招标,一个新品牌可能一夜成名,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所以那时每年的央视广告招标大会都是行业盛会,也是来年“中国经济的风向标”。

那时,网络自媒体还没有规模化出现,即使新浪、搜狐、天涯等也只是主流媒体(电视、报纸)之外的补充形态。正如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语“相信品牌的力量”,真正的中心化媒体就是央视、卫视、报纸、广播和户外大广告牌,用户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和网络信息干扰。所以,有名气的牌子(名牌)就是品牌,广告密集投放的商品很容易获得大众认知和购买。但因为没有精准真实的用户标签和画像,没有过程中的数据追踪,即使有一半的浪费,大家也都能在“盲投”和“经验判断”下,完成市场动作并且觉得理所当然。

综上所述,那个时候品牌营销占据企业市场部至少70%的工作量,是企业绝对的营销重点。对策略、创意和媒介投放负责,是市场总监的核心责任。

这里多说一句,你会发现时至今日,虽然效果营销已经迎头赶上,但绝大部分企业对市场总监的招聘需求还停留在“品牌总监”时代,即使这个总监并不了解数字媒体、效果投放和线上转化。这说明很多企业对于品牌的套路理解,还停留在2012年以前。虽然不能说对或错(即使在今天,很多套路也并不过时,并且还很有效),但今天一个市场总监的知识结构已远不止品牌部分了。用户运营知识、产品经理的技术视野、数字效果广告、社交媒体玩法,只有掌握这些新知板块,才能更好地武装一个市场总监,让传统意识升级。

那么,效果营销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我不做钩沉考究,依照个人经验,2012年以后的PC互联网已经号称能够记录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目标用户画像,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广告推送。这样的市场营销是基于技术基因的手段,与“至少浪费一半”的品牌营销有所不同。而以百度、新浪、搜狐(这个时候的腾讯广告还未起来)为代表,开始给客户灌输一种不一样的理念,即“精准营销”。

自2014年以来,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传统的企业官方网站变成了App和企业微信,用户通过下载或关注微信,即可实现互动和购买。同时,阿里、京东等电商转向移动端电商,增加了LBS和移动支付功能,用户体验更快捷、更方便。完全为手机而生的美团、大众点评、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神州专车等软件,则带来了用户前所未有的体验升级。

精准营销虽然在人群定向上有了划分,但移动互联网完成了它的进化,让人群不仅能看到,还能立即在手机端点击购买,从而实现了最终效果。

就是这个轻轻一点,让移动互联网的效果营销直达最后一厘米,并且高下立判。可以说,无论是App品牌展示、图片二维码、视频贴片、搜索竞价、口碑软文,还是后起的DSP、feeds、小程序、短信公众号等方式,都让用户增加了一个闭环型动作——最终点击购买。而传统的媒体(电视、报纸)、传统的网络媒体(PC),无法实现即时场景、即时即刻的用户购买,所以基于移动端的效果营销必然是转化链更短、效率更高也更为先进的营销方式。

所以,我所认同的效果营销,不是数字媒介公司经常提到的SEM、DSP等广告形式,而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传播形式都具备导向购买(或下载、注册等用户行为)功能,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思维取向。如果不能导向购买,则不叫效果营销。

这并不是要概念极端化,而是要让营销人强化一种思维,即不浪费每一次不易获得的流量。绝大部分企业都不可能像BAT那样坐拥无限流量,而且目前的流量和获客拉新成本太高,完全不容营销人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举一些身边可改造的例子。

1.一篇微信长文如果只是公关美文,即使获得10万+的阅读也是流量的浪费。增加一个嵌入小程序或者一个点击购买按钮,如同大V文末的打赏一样,大家都已习惯,并不会让用户感觉突兀,反倒增加了看完图文后的购买冲动,何乐而不为。

2.你的户外或店头广告,如果没有添加二维码,或者二维码带来的是一个30多兆的App下载,也是不及格的。让用户能够扫码打开一个WAP(无线应用协议)网站,或者关注企业微信,并且扫码有奖励,就会带来一些转化。

3.回到之前百雀羚的案子,一镜到底的长图文创意非常精彩,但在图片最后缺少一个让用户立即点击购买的按钮(比如电商官网),而是提醒用户去打开淘宝领券参加,这种设置是不及格的。我们知道,当一条优质创意瞬间打动人之后,用户的好奇以及消费冲动往往也就只有几秒钟。能够在当时当下迅速解决转化问题,就能让购买率大幅度提升。一旦用户因为麻烦的体验和新的场景页面跳出当前环境,就会导致用户冷静情绪或放弃购买,从而丧失最佳的消费时机。

4.很多刷屏级的H5创意,同样存在上面三个问题。创意精美,流量巨大,却不在最终的展示页和转化按钮上下功夫,从而丧失了转化的黄金时间。

所以,移动营销的关键就是当下的转化!用手机上的展示内容吸引用户在当前场景下迅速完成转化。凡是让用户增加购买难度、跳出当前页面,或者关闭内容等待下一次重逢的,都是令人可惜的浪费!

可能有很多营销人对这种观点不太认同。他们认为品牌要与用户进行深度沟通,而购买是多次触达之后的行动,是AIDMA法则(即关注、兴趣、欲望、记忆和行动)的体现,用户不必在当前转化,而要看得更长远。同时,有一些广告人会认为在美好的作品中增加商业导购元素是一种伤害,而不愿意去做落地页和转化按钮。

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对于流量丰富、品牌号召力巨大的企业,可能确实不用这么“急功近利”地实现流量变现。但对于绝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我还是建议珍惜一点一滴的流量,聚沙成塔,能转化必转化,能“品效合一”就一定不要“品牌务虚”。

这样一来,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明确了。

第一,做品牌,到底应不应该承诺效果?或者用什么样的转化周期来承诺效果?

答:做品牌,不承诺效果就是“耍流氓”,因为移动互联网让“轻轻一点”成为必需。

转化周期由不同的产品特点决定,零食、服装等低决策商品可能当天就有数据,而汽车、金融等产品可以先获得客户线索,最终转化周期为7~15天。

第二,如果用同样的费用做效果广告,是不是会更有效,并且品效合一?

答:纯效果广告投放(如SEM、DSP等)并不一定更有效,因为内容可能会缺少很多趣味,从而影响阅读点击量。

最好的方式是做好品牌信息改造,增加导流购买方式,做到品效合一。

综上,我讲到了对效果营销、品效合一的理解,就是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品牌广告也要增加购买变现的动作,要追求效果,而不能只以纯品牌为借口,浪费当下的流量。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个时代的品牌呢?

品牌:流量之井

很多创业者在前期的营销上都会面临一个困惑:“如果手里有1000万元,我是做品牌,还是直接买流量做效果?”

如上文所述,品牌和效果投放并不是对立的。品效合一,是更好的选择。

但在实际操作中,做品牌可能代表着一些传统广告投放,比如影视剧贴片、分众电梯、卫视节目冠名等。这些广告看得见、摸得着,但效果得不到保证,所以企业主心里难免会打鼓。

而买流量,可能就是直接选择购买效果广告,比如百度的竞价排名、今日头条的信息流、腾讯社交广告等。这些数字投放,都能测算出CPC(以每点击一次计费)、CPL(以每一条客户留资信息计费)、CPS(以每一件实际销售产品计费),相对品牌投放,企业主心里相对放心,觉得能够看到ROI(投入产出比)回报。

当然,企业主内心也会纠结:花钱买流量可能是饮鸩止渴。一是流量费用越来越高,随着BAT的垄断,企业议价权越来越小,获客成本高;二是如果不做品牌,可能也没有品牌溢价,只能通过产品促销、降价的方式,提高流量效果。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对这种普遍性纠结有一个说法:“流量占据通路,品牌占据人心。补贴和品牌可以两手抓,补贴和流量相当于促销,而品牌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这个说法有见地。

传统品牌讲求“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虽然对这三度的具体计算都是通过调研公司完成的,但对于品牌的功能和价值,受众一般看重的也是这几点。

第一,品牌解决认知问题。让消费者记得住并能和竞品区别开(心智占有)。

第二,品牌解决信任问题。消费者因为放心会优先选择名牌,错选的代价低。

第三,更高级的品牌是一种文化或信仰,具有很强的韧性和生命力。比如星巴克、可口可乐、苹果这些超级品牌,会有足够多的忠诚用户。“即使一夜之间工厂全部烧光,只要我还有品牌,就能马上恢复生产。”这是可口可乐创办人阿萨·坎德勒的名言。

如果从古代酒肆门前的招牌算起,到各种品牌形态的出现,人类始终要解决的品牌问题就是6个字:认知、认同、认购。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又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在上文我已经提到,如今这个时代的营销都是可以品效合一的,所有不做点击导购的品牌营销都是浪费流量。

从流量池的角度看,品牌不仅是心智占有和信任背书,而且品牌本身恰恰就是巨大的流量池,品牌并没有站到流量池的对立面。

所以,我要补充一个重要观点:品牌即流量。

相对于BAT级别的流量之海,绝大部分企业品牌只能算是一口流量之井。虽然不是大江大海,但也“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有这井水在,就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流量、提供商机。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同当下最热的明星、网红,他们的微博下面总有不少“粉丝”的回复,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做一场直播能收几十万元的礼品,一点八卦就能上大号头条,甚至刷屏。他们的这些巨大流量来自两方面:一是关注,二是“粉丝”。

对企业而言,关注就是注意力经济,就是商机,就是大量免费的流量涌入。优步(Uber)的新闻,无论是一次公关活动,还是CEO(首席执行官)的离职,都经常能被大家讨论,这就是明星企业的关注力。同样,小米的雷军、锤子的罗永浩,为什么坚持用新闻发布会为产品站台,并且经常做出“Are you OK?”(“你还好吗?”)、“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等炒作噱头,实际上都是在用个人的方式引发公众对产品的关注。

关注可能并没有倾向性。对一个用户而言,关注你的产品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想看八卦新闻甚至负面消息。而“粉丝”则是自媒体时期企业做品牌最利好的一个流量源。

“粉丝”,是企业产品的忠实用户或者喜爱者。从流量的角度看,“粉丝”不仅自己会主动消费,而且会成为企业的“自来水”,也就是帮产品主动打广告,做口碑的“免费水军”。

不要以为只有娱乐明星才有所谓的“粉丝”,实际上很多品牌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都让我们无形中成为其粉丝。即使口头上不会承认,但在实际消费时,品牌对心智的占领也会起作用,使我们不仅在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该品牌,而且还会自发地主动推荐。

这样的例子很多:

• 在选择房地产中介的时候,会瞬间想到链家。

• 想要吃汉堡包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肯德基、麦当劳。

• 想要买家居用品时,会想到宜家。

• 想要吃火锅时,去找海底捞。

• 想要买手机,脑海里就有苹果、华为或者小米。

在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其实已经沦为这个品牌或者那个品牌的“粉丝”(这一现象的专业说法叫品牌心智占有)。第一时间的品牌联想指导下的购买动作,以及告诉他人的冲动,都是典型的粉丝行为,这些会为品牌带来稳定的流量。

这就是为什么在效果广告越来越多、成本可见的今天,我们还要做品牌的原因。

品牌即流量。通过关注和“粉丝”,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流量。从短期看,可能做品牌付出的成本很高,但基于品牌的持续性记忆、“粉丝”的口口相传以及明星品牌的社会关注,品牌成本会边际递减,甚至归零。到了那时,企业即使减少大量的品牌广告投放,也可以有稳步上升的趋势,成为一个成功、成熟、到达收获期的品牌。

我常说一句话:“品牌二字,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如何开启这扇大门,如何让品牌尽快获得关注与粉丝,如何用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品牌流量池,完成最终的效果转化,我将主要从定位、符号和场景(见第三章)三部分内容予以阐述。

最犀利有效的三种定位方法

今天,多数中国企业家或市场人员应该都读过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的《定位》一书,也或多或少接触到王老吉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等特劳特式的定位案例。

定位对于品牌可能是灵魂的注入,让品牌有了与众不同的目标、愿景和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基础。

在这里,我不细谈品牌定位,那会是一本书的容量。我仅从个人的操作实践来谈什么样的定位更有效、更犀利、更能让品牌迅速脱颖而出。

这里先以神州专车为例。

2015年初,神州专车刚刚杀入出行市场的时候,面对的可谓三座大山:滴滴、优步、易到。当时正是出行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竞品无论是市场占有、品牌名气、资本实力还是网络流量,都绝非一家新创品牌短期所能达到的。作为后来者,神州专车面临着极高的挑战风险。

单讲品牌,普通大众已经通过享受两年的出行补贴,充分接受了滴滴出行;一些白领、外企用户则成为优步的拥趸;易到作为中国专车创始品牌,手里攥紧了大量中高端商务用户。此时的神州专车,并没有陷入同质化竞争,靠打价格战引流,而是坚持特有的B2C(电子商务中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方式)模式,即自己提供专车和司机,没有从车辆和司机数量上跟滴滴和易到搞竞赛。

这个时候,定位就变得至关重要。

如果跟随对手的定位,主张当时各家专车都主打的速度、价格,神州专车显然不具备明显竞争优势,自有车和司机毕竟也不如社会车辆多。而神州专车坚持高品质自营,起步就从B级车辆(15万元以上商务车型)开始,价格方面也无法对拼快车和疯狂补贴的优步。

如果追求“高品质、服务好”呢?这个定位看起来合理也符合实际,但可能会比较虚。服务是一个后体验的东西,消费者还没购买体验,你再怎么强调,他也没有太大的感触,很难切中他的“痛点”。

品牌需要定在哪里?

一是看产品的特点,二是看用户的消费痛点。

神州专车没有C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到消费者的交易方式)的车多人多,独特的优势就是更规范、更专业、更便于管理。神州专车内部当时用京东与淘宝做对比,前者没有后者那么大的商品数量和成交量,但显然在产品品质上更让人放心。淘宝“消灭”不了京东的一个原因,就是B2C模式带来的品质差异让一部分用户会忠诚于京东。

从这个角度看,滴滴出行、优步、易到都是同一模式的公司,它们的补贴大战一定会杀个你死我活,可能最后只剩下一家。这是从当时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理解,事实上,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滴滴相继并购快的、优步(中国)后,确实成为国内出行市场的“巨无霸”。不过,后来的事实还证明了一点,即商业模式才是根本。C2C模式没有壁垒,2017年,美团、摩拜也杀入网约车市场,充分说明了只要有流量和资本,C2C模式就可以无休止竞争,补贴战、价格战根本停不下来。拿优步在美国来说,一旦它的补贴停止,对手Lyft(来福车)的流量就赶上来了。毫不夸张地说,BAT中任一巨头其实都可以做网约车,它们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优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当时我们认为,神州专车的特殊模式就在于构筑了护城河与壁垒——我们不一样。

但前提是要让用户清楚地认识到,神州专车和其他公司的模式不一样。

当时C2C社会共享车辆的弊端,可以明确地看到两点。

首先,缺乏监管。虽然方便民生,但其实大量接收了之前所谓的黑车司机,政府部门监管政策尚未出台,而很多快车司机的素质有待提高,媒体和网络上有大篇幅的司机犯罪、骚扰、辱骂乘客的相关报道。

其次,平台纵容。为了招到更多的司机加盟,各个打车平台不但没有加强管理,反倒制造一些话题,如“打车邂逅美女”“坐车认识投资人”等。很多有车族把开专车当成找乐子,加用户微信,并且后续进行骚扰,这实际上成为网约车行业最初的一种常见乱象。

对比之下,B2C专车模式,专业司机,专业车辆,更清净,更自律,也更安全。

从用户的消费痛点考虑,我们首先要明确谁是神州专车的用户。显然,鉴于当时的数量和价格,我们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用车需求,只能满足中高端的部分用户需求,他们更偏商务,价格敏感度更低,更在乎服务品质。

中产人群对于安全的诉求明显更高。作为一个封闭式的出行工具,专车司机和车辆本身的安全性,都是商务用户比较敏感的问题。男性用户可能对安全看得没那么重,但其家人也会乘坐专车,他们的安全如何保障,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痛点。

基于自身的产品特点和中高端用户的痛点,神州专车做出了一个足够差异化的定位——安全!

神州专车,要做更安全的专车。唯有如此,才能在对手疯狂的补贴大战中杀出重围,做出差异,获得用户,立足市场。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神州专车品牌定位的提出者和坚定支持者,就是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一次内部品牌决策会上,当神州专车市场部大部分人以及品牌合作方中国台湾奥美的专家们,都质疑安全定位可能不符合用户用车需求时,老陆坚定了安全定位。他认为,行车走马三分险,安全是用车出行的最基础需求!如果专车做不到安全,那一定不是用户需要的专车。

通过两年多的塑造与坚持,今天,神州专车诉求的安全已经深入人心,安全定位已经成为神州专车的灵魂与名片。神州专车不仅拥有4000万名用户、日均超过50万单的品类第一,而且得到了中国中高端用户的青睐。在专车补贴大战最激烈的缠斗下,他们主动减少补贴,不仅没有掉队,还能稳步增长,达到了年均增长率50%以上,充分体现了品牌的韧性和生命力。

时光荏苒,2015—2017年的行业态势也印证了我们当初的判断。两年里,优步(中国)被滴滴合并,易到陷入资金链断裂之虞,逐步退出了一线的竞争平台,而滴滴在专车上也开始跟随神州,主打“安全专车”形象。

神州专车这三年的品牌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定位案例,它符合我追求的快速、差异、犀利化品牌,而这种品牌一旦建立起来,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粉丝”和用户口碑,让品牌获得流量。

• 好的定位总是干净利落,广告口号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可以节约企业大量的营销费用,提升广告效果。

• 不好的定位,啰啰唆唆,特征不明,虚头巴脑,用户记不住,企业自己也说不清。

• 最可怕的定位,是根本不是用户需求,过高估计了市场或错误判断了市场,产品和品牌定位都是悲剧。

我认为在实践中有几种最简单有效的定位方法。

对立型定位

对立型定位是强竞争性导向(非用户需求导向),是与对手显著差异化的定位,适合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后发创业的品牌。

这种定位的逻辑必须有一个能够对标的竞品,最好是行业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竞品,这样你的对立才有价值,才能被用户马上感受到,才能跳出同质化竞争。

针对这个竞品,你认为你最与众不同的优势是什么?要么人无我有,即拥有对手还不具备的优势;要么人有我强,即拥有对手还没有重点强化的特点,你准备做到最好。

从形式上来讲,对立型定位往往在广告语言上会使用“更”“比”“没有”“增加”“不是……而是……”等字词,体现对比优势,并且一破一立,很容易带给对手不利的联想。

上一案例已经讲到,滴滴和优步已经成了快车、专车的代名词,神州作为后发者,以滴滴为对标,提出了“更安全的专车”,让对手被间接联想成为“不安全的专车”。这个是人无我有。

同样激烈的二手车大战,瓜子、优信、人人车的广告投放数以亿计,但瓜子的投放效率明显更高。“二手车直卖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让对手站到了“有中间商”“赚得多”的联想对立面。

农夫山泉的“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强化了天然矿泉水的定位,让用户直观感受的同时,也对其他非矿泉水产生消费怀疑。

针对红海竞争的白奶市场,特仑苏的定位是更高品质、奶中贵族。“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这句口号霸气又低调,让人印象深刻,广告公司因此获得蒙牛集团的10年贡献大奖。

2005年,百度面对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谷歌,提出了“百度更懂中文”的定位口号,巩固了中文搜索的地位,让百度成为中文搜索的标配(同一时间还有雅虎、中搜等大量搜索网站,但已俱往矣)。

以上案例,都是强对立型定位。如果需求都是一样的,不能体现定位的价值,只有通过定位,分化、切割并提升出新的市场需求,让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对立者,才有机会存活并赢得市场。

商场如战场。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孕育出来的现代商战,是在激烈对抗中寻求对立统一,寻求竞争与合作。如果只是农业文明的谦谦君子状、宋襄公式的道德树旗,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采取忽视态度或反应迟钝,那么定位也会绵软无力、毫无性格,既打击不了竞争对手,也无法赢得用户关注。

比如,很多情怀型定位,如梦想、主义、主张等,看起来很温暖、很文艺,如果定位者是市场领导者倒也无可厚非,算是一种情感沟通,但如果是创牌企业,那么这种定位毫无意义,基本是管理者的自娱自乐。因为在有限的流量推广中,消费者很难对你形成印象并迅速认可。

我认为,凡是不能一句话或者几个字说清楚的定位,都不能算品牌定位。定位不是口号,但好的定位,一定能引导出很简单、很好懂的一句口号。

著名的USP定位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罗瑟·里夫斯提出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论,即向消费者说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40年后,达彼思广告将USP发扬光大。

从理论来讲,对立型定位也是一种USP(人无我有)。但从实践中,我们一般说的USP更集中强调产品具体的特殊功效和利益,是一种物理型定位。达彼思认为,USP必须是具有特点的商品效用,要给予消费者一个明确的利益承诺,并通过强有力的说服来证实它的独特性。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产品在某个功能上非常不错、独一无二。

USP定位经久不衰,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品牌定位,尤其是科技创新产品、工业产品,都基本遵循了USP定位法则。甚至,USP也反向引导了工业设计和创新思维,简单、极致、功能主义、单点突破,这些新概念或多或少都有USP的影子。

从表现形式来看,USP定位最容易形成的就是场景型口号,即在某种场景(或问题)下,你应该立即选择我的产品,“……就用……”是常用句式。

斯达舒广告经久不衰的定位“胃痛、胃酸、胃胀,就用斯达舒”就是USP定位的典型案例。明确场景,明确产品利益点,让消费者一听就明白,一对应症状就能联想到产品。这样的好定位,省力又省心。你想想,同类型的其他胃药品牌,你还有能记住的吗?

红牛饮料的“困了累了,喝红牛”,也是同样的USP定位,定位在解乏功能性饮料。这个一听就明白,场景很清晰。后来口号更换成“你的能量,超出你的想象”,对定位的表述模糊了,可能是企业觉得品牌做大了,可以更加偏主张、偏情怀一点。

“农夫山泉有点甜”,“甜”是一个USP,让用户联想到天然泉水。这是一个100分的定位和口号。

OPPO手机的“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又是一个功能明确的USP定位,突出了闪充功能。而且口号就是数据证明,即使用户将信将疑,也会对这个充电功能留下深刻印象。

士力架的“横扫饥饿,做回自己”,始终坚持的是抗饥饿食品定位。

iPod(苹果的便携式多功能数字媒体播放器)的早期口号是“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这个定位要表达的是iPod个子小、容量大。

USP定位应用最多,大家可以再想想身边的案例。总之,USP定位基本是着眼于某个强大的产品功能,进行概念包装,给用户留下鲜明印象,建立竞争壁垒。

升维定位

与第一种对立型定位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我把第三种定位称为升维定位。同样是竞争,不跟竞争对手在同一概念下进行差异化纠缠,而是直接升级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创造新的蓝海品类市场。

看过《三体》的人都知道“降维打击”一词。掌握三维空间技术的对手能直接把你的维度降到二维,从而不在一个维度上就能轻松消灭你。

回到定位本身,也就是创造新的需求,或者启发新的需求,让用户觉得,这个产品根本就不是之前的其他产品,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购买体验,那你自然也会成为新品类的代表者。

升维定位也特别适合创新型产品,或者创业阶段的企业。如果我的产品能够直接或间接创造新的需求市场,那我就没必要对标现有对手,也没必要就一个单点做USP突破,而是可以直接成为新市场的领导者和占有者。

在表现形式上,最经常看到的升维定位就是“×××行业开创者”“重新定义×××”“×××革命”等比较大的字眼。虽然看起来有点大而空,但消费者通常有趋强、好奇、选大牌、选更先进产品的心理,所以也会产生实际效果。

有时候,升维市场是真的全新市场,那定位就是取其最大,振臂一呼!

预调果酒RIO(锐澳)是一种用威士忌、伏特加等为基酒,加入各种水果汁调制成的酒精含量仅为5%的新型饮料。RIO针对夜店渠道,从2013年发力,上市之后就很受欢迎,两年时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它的定位就是夜场酒的消费革命。在夜场消费上,当时还没有预调酒概念,初期消费者主要是因其酒精度低、口感好喝、瓶身彩色包装等元素选择RIO,所以早期RIO的营销很成功,因为市场上没有跟进者,基本一家独大。

而2016年以后,多家白酒企业开始跟进预调酒。比较可惜的是,RIO没有坚持自己的行业领导者定位,而是转向消费者沟通的情感型定位(“RIO在,超自在”),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也有一些升维,并不是真正的全新需求,而只是通过定位,引导原有消费升级将消费力转移到新的产品上。

在小米、乐视互联网电视没有出现之前,传统电视已经开发了连接互联网、能够在线看视频的电视机,如:长虹做了CHIQ(奇客);创维的网络电视名气大一些,叫创维酷开;康佳的网络电视叫KKTV。但它们都没有整体发力抢夺互联网电视概念。

某个时间段,这几个品牌也在相互缠斗、你争我夺。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用户可能对这些副牌都没有印象。因为牌子太细碎,概念太小气。上述企业在做定位时估计也有顾虑,既要保护传统电视的份额,又想把握未来的消费升级。

但乐视、小米进入市场后就不一样了。它们没有任何顾忌:我来就是“革命”的,也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副牌,我的定位直接就是互联网电视,抢最大的概念,占最大的交椅,收获最大的消费认知。

后来的情况是,传统电视教育市场这么多年,互联网电视的概念始终羞羞答答、不清不楚,市场也没有做起来。而小米、乐视进场后直接升维定位,也就两三年时间,市场便迅速升温、扩量、成熟。现在年轻人买电视机,首选就是互联网电视,最认的牌子也是小米和乐视。在他们心目中,互联网电视是一个全新品类,而这个品类的领导者显然不再是那些传统电视副牌。

发展了数十年的电视机行业,仅仅几年时间就在产销量上被跨界而来的对手打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就定位来讲,直接升维并占据市场最大化概念,这样的思路很正确,值得学习借鉴,传统企业尤其要学习。

需要提醒的是,升维定位并不是竞争性导向,而是用户需求导向。升维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对手(那不如对立型定位更直接),而是创造或引导出新的需求。

升维定位需要企业家有一定的战略格局和市场眼光,但也要避免好高骛远、过度判断。这几年流行的O2O互联网创业,搞出了很多根本没有多少需求或是伪需求的市场概念,比如上门美甲、上门洗车、上门按摩等。这些需求频次低、习惯弱,结果企业定位很大,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的市场状况却不是营销能够解决的,因为需求本身很难延续。

以上三种定位方法,是我在实践中认为效率最高、思路最清晰的定位方法。尤其是创牌企业,在初期根据自身情况和用户需求,可以选择强竞争性的对立型定位,也可以选择主打单一功能的USP定位,还可以做创新品类的升维定位。

定位之道,说法很多,系统方法论也很多,但上面三种是我画出的重点,对应的是流量池思维的核心思想——快速获取流量。只有定位准确,“定”住了用户需求,这个定位才能快速立足并带来流量。

强化品牌符号(视觉篇)

你的品牌定位很好,但如何让大家迅速认识你、记住你?怎样用更少的费用,让品牌传播效果更好?减少或者停止了广告投放,大家还能记住你、想起你吗?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赖符号传播。

我认为,品牌工作的本质就是打造符号、强化符号、保护符号。

劳拉·里斯所著的《视觉锤》一书,以及华杉和华楠所著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一书,都在讨论符号传播问题。这两本书我推荐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视觉的锤子,语言的钉子”。好的符号主要是能够刺激人的感知系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人产生强烈关联印象。其中,视觉和听觉又是最主要的两种符号形式,我会特别展开介绍。

好的视觉符号就是在惊鸿一瞥中能够给用户留下印象,它包含产品LOGO、产品包装、代表品牌的传播形状和人物代言。

产品LOGO

产品LOGO是品牌的视觉标志,一般分为文字LOGO和图形LOGO。图形LOGO往往是为了强化形象记忆,与文字LOGO可以搭配使用。

近年来的趋势是纯文本LOGO越发成为主流,开始取代图形LOGO的位置。

文字即LOGO,字体本身做好了就是标志,从而让品牌符号更加简洁明了。这也或多或少受到了App界面设计(UI)一些观念的影响。

比如,互联网企业Google(谷歌)、Facebook(脸谱网)、百度、LinkedIn(领英)等基本都使用无衬线字体设计,文字本身就是LOGO,看上去简洁大气。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文字LOGO示例

中央电视台的四角星、百威啤酒的皇冠、支付宝的盾牌这些视觉LOGO都被简化掉了,尽量让用户所见即所得,LOGO信息不要太多。

我也特别反对一些花哨的字体标志,因为识别度太差。你在街上看到这个品牌,可能还需要花时间去辨识,那就失去了第一眼认知的效果。所以文字设计尽量大大方方,识别度高,不要为了“艺术”“个性”而损失认知机会。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被文字LOGO取代的示例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缺乏识别度的文字LOGO示例

即使使用图形LOGO,企业也需要在LOGO上做简化处理。多利用线条,图形扁平化,色彩单一,来配合现代人的审美。

比如著名的星巴克女海神,经历了多版本变化。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星巴克LOGO的演变

腾讯的企鹅,作为一个动物符号,也做了瘦身。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腾讯企鹅的“瘦身”LOGO

达美乐比萨LOGO的变化

大家看看万事达的新LOGO,据说争议很大,网友认为不值得花800万美元去设计。但我觉得简化得有道理,保留了经典的、重叠的两个色彩,字体识别度也更高了。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万事达LOGO的变化

另一个趋势是图形LOGO使用纯色单一色,或者至少80%以上的纯色,这样会让品牌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色。

比如滴滴的橘色、神州的金色、摩拜的橙色、ofo的黄色、苹果的白色、京东的红色、瓜子二手车的绿色等。要注意的是,色彩本身的调性(比如黑色的神秘、橙色的网感、金色的高贵)也会赋予品牌调性。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主题色赋予品牌调性

企业也可以主动使用色彩话题进行促销和活动,并且在创意上不断强化,这样就会形成强烈的品牌印记,甚至霸占某种色彩联想。

比如京东以快递员为形象,塑造了京东红故事系列(后文有介绍),强化了品牌符号。

产品包装

产品包装是品牌最重要的免费广告载体,而且是用户消费的最后一米,所以需要花大力气琢磨包装的视觉符号。陈列柜就那么大,如何形成“面”上的组合型视效,提亮消费者视野;单个的产品拿在手里,如何迅速打动用户,这里有很多技巧。

首先,产品的特殊造型本身就是一个强区隔符号,也就是说产品即包装。比如iPhone手机的造型、五粮液老酒的鼓形瓶、可口可乐的曲线瓶、葆蝶家(BV)的编织钱包、迪奥的真我(J'Adore)长颈瓶香水、阿迪达斯的椰子鞋等。这些经典造型颠覆和突破了常规造型,所以识别度很高。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造型就是产品强符号

其次,主题色的运用。和LOGO一样,坚持一个主题色,与形状、LOGO、辅助图形等形成一个专属个性,从而在卖场陈列上形成视觉优势面。比如,王老吉的传统红色、可口可乐的红色、雪碧的蓝色、江中制药的浅绿色等。

中国白酒延续了上百年的红色、金色包装,认为这样才符合民俗喜庆,但是蓝色洋河经典依靠蓝色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天之蓝、海之蓝也成为它的产品级别划分,在终端卖场的一堆红色、金色包装中脱颖而出。品牌差异化也助力洋河市场迅速破百亿元,仅次于茅台、五粮液。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洋河包装色的突围之道

最后,与产品有关联的视觉图形运用,有时候也叫辅助标识(ICON),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和具象产品特点,有时候比LOGO本身更重要,还可能成为整个包装的核心亮点。

这一点也是很多设计创意的体现,既可能是特殊形象和纹路,也可能是色彩达美乐比萨保留了经典的骰子图形,但简化成了几个圆点。

与文字组合。比如老干妈的陶华碧头像,增加了消费者信任与“老干妈联想”;路易·威登(LV)包的字母组合,虽然很多人吐槽,但确实成为LV的核心符号;旺仔牛奶的娃娃头,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头像,看起来有点丑丑的、土土的,但令人印象深刻,一直用到现在。最著名的当属椰树牌椰汁,被吐槽十几年,据说是在Word(微软文字处理软件)文档上做出的设计,但这个色彩组合给人强烈的印象,陈列也很扎眼,同时传递了一种“我很丑,可我很实在”的可信感,所以不但消费者不嫌弃,还赚到了“反差萌”的欢迎。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椰树牌椰汁独特的视觉感受

luckin coffee是我近期参与创立的一个咖啡新零售品牌。就目前来看,产品整体的视觉包装打造,确实为品牌的建立和推广提供了不小的助力。因为这个案例较为鲜活,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luckin coffee被网友称为“小蓝杯”,颜色成为“视觉锤”

饱和度极高的蓝色是luckin coffee的品牌色,如此选择的原因有二。

一是蓝色作为波长最短的三原色,对肉眼的冲击力极强,可以快速形成抢眼的视觉锤,让luckin coffee的品牌和“小蓝杯”的具象,在受众心智中构成强关联,大大降低记忆成本。

二是可以和大众熟知的“星巴克绿”形成鲜明对比,也匹配全球第三次咖啡浪潮的“精品蓝”趋势,强硬地在咖啡市场中创立新符号。

除了大面积单色使用外,鹿角标识图形采用了扁平化动物形象设计,辅助消费者进一步加深新品牌认知。蓝色的视觉食欲感,鹿角的夸张与活力也都潜移默化地向消费者传递出“专业、新鲜、时尚”的品牌基调。

在代言人选择上,除了要关注明星自身的流量基数外,更要让明星和品牌气质相符。汤唯和张震的文艺标签已经为大众熟知,和luckin coffee的新职场咖啡定位吻合,让该咖啡品牌显得更为高级。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汤唯和张震代言口号:这一杯,谁不爱?

luckin coffee一经上市,鲜明有个性的蓝色包装就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欢,从单调的传统咖啡红白杯中脱颖而出。在社交媒体上,luckin coffee被网友们称为“小蓝杯”“蓝爸爸”,喝小蓝杯咖啡正在成为城市新流行。

代表品牌的传播形状

我们精简LOGO、抢占主题色、做特殊造型包装、设计各种辅助标识图形,都是为了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世界中让自己有一些与众不同,从而让消费者认识和识别你。

在传播具体物料上,形状的占有与特殊化也开始成为一种流行。

长方形宽银幕是电影的基本形状,而2016年,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首次使用了特殊的“圆形+方形”组合,成为很鲜明的视觉亮点。据说这种画幅是要体现法治社会的天圆地方,不管如何解读,都给观影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天猫猫头,一直是让我略感邪恶的一个猫头形象,堪称“猫中小魔鬼”。而从2014年起,天猫猫头造型的广告开始成为一个又一个天猫“双11”的标配。这种特殊的广告形状,不同标准的长方形设计,玩出了很多品牌和天猫跨界的花样设计,也让猫头形状成为一种电商流行。

这是一个经典案例。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天猫猫头的花样设计

卫龙辣条恶搞了几次自己的天猫旗舰店页面设计,如苹果风、大字报风,每一次都是小设计、大传播,带来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追捧与吐槽。这个特殊的设计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卫龙的知名度,使其成为辣条的代名词。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卫龙辣条天猫旗舰店页面设计

人物代言

从流量来讲,所有娱乐明星、体育明星都是强IP(有产权的知识、艺术及娱乐资产),自身带有流量光环,同时给企业新品牌带来信任背书,是企业做市场符号的首选。

但一些当红明星的代言较多,容易导致形象差异化不足,消费者往往记住了明星却忘记了品牌。比如:2017年吴亦凡的代言超过20个;李易峰的代言超过10个;电视剧《欢乐颂》播放期间,刘涛的代言超过10个;而当时新起的薛之谦广告则更多。消费者能记住哪些品牌呢?

因此企业使用明星,仍然需要塑造这个明星与企业产品特点的强关联、强符号,尽量与他(她)的其他代言相区别。

我们在做神州买买车、神州车闪贷这两个品牌时,从成本角度考虑,只选择了王祖蓝一人。王祖蓝作为一线明星,当时同时代言饿了么,广告声量巨大。如何让王祖蓝的形象跳出,鲜明地代表买买车、车闪贷两个品牌,还让消费者不易混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传播命题。

解决方法是,让王祖蓝的形象进一步特色化,一个造型就代表一个品牌,在用户心智上放大不同的造型识别差异。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王祖蓝“神州买买车”造型

具体到神州买买车,我们选择了王祖蓝和日本当红明星PICO太郎一起合跳洗脑神曲PPAP,这支舞蹈从音乐到肢体动作都非常有记忆点。同时,PICO的一身豹纹也成为善于模仿的王祖蓝的形象标配。

“服装+PPAP舞蹈”与王祖蓝之前的广告形象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全新的符号打造。作品出街后大量被刷屏,仅单条视频播放就突破2000万次,在二线城市分众楼宇广告投放后,成为当地流行元素,甚至很多小孩子都学跳这支舞蹈。

王祖蓝豹纹装成为神州买买车的搭配符号。

神州车闪贷是一款汽车抵押贷款产品,用户人群分散、低频,更需要持续传播一个形象、一种声音。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王祖蓝“神州车财神”造型

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设计了王祖蓝“现代车财神”的造型。王祖蓝头戴财神帽,身穿现代卫衣,中间有一个大大的“车”字,一手拿元宝,一手拿汽车模型,始终只喊一句口号:神州车闪贷,有车就能贷。这种造型视觉反差很大,夸张但符合王祖蓝擅长模仿的特点,也很接地气,是贷款人群都能看得懂、记得住的讨喜形式。

神州车闪贷连续使用了多种财神姿势打了近半年的分众广告,并配合地面推广、渠道分销和网络传播,仅半年时间(截至2017年6月),单月成交量就超越了2016年半年交易量之和。

前面讲到薛之谦,几乎所有代言广告都利用了他贱贱的恶搞风格,到最后也傻傻分不清他到底代言了哪个产品。倒是肯德基的K–coffee给薛之谦戴了一个假发套,让他进一步出位,配合几段冷笑话,宣布“K–coffee,冷冷滴上市”。这组广告令人印象深刻,薛之谦的假发套形象也强化了一个独特的视觉符号。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薛之谦之K–coffee广告形象

除了明星,企业家和创始人本身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品牌符号之一,除了成本低,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区别性好(企业家不可能代言多家),个性独特,能够广告公关一起抓(企业家的很多语录、发布会都更偏公关传播)。代表性人物有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雷军、罗永浩、陈欧、董明珠、潘石屹、周鸿祎等。

企业家(创始人)个人符号会与产品有很强的形象、气质和风格关联,让用户能够以物思人,所以需要有专门团队进行企业家形象设计,观其言、察其行,让其更准确地为品牌赋能。

如果品牌没有明星、企业家代言,那么选择员工代言也是不错的方向,尤其在服务行业,服务者凭借其真实感、专业感,通过视觉形象包装,成为企业一张鲜亮的名片。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新加坡航空的“新加坡女孩”

“最具亚洲风情”的新加坡航空,拥有国际航空业辨识度最高的新加坡女孩,身着马来纱笼服饰,笑容温婉的形象给乘客好客与优雅感。

京东一直包装的京东红故事,就是用一系列色差构图讲述京东的红色服装送货员,展现京东物流的任劳任怨,与消费者做情感沟通。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京东红故事

神州专车的视觉符号就是“金领司机”。在以私家车车主为主的专车行业,为了强化神州的自有司机、专业形象,神州精心为司机设计了白衬衫、金领带、金色领带夹、小马甲等服装搭配,通过专业培训和SOP(标准操作流程)管理,一批又一批的神州金领司机不仅给乘客留下了与其他竞品完全不同的专业形象,还代表神州完成了多次国家级重大会议(如G20峰会、达沃斯峰会、“两会”媒体用车等)的专车任务,成为神州“安全”落地的第一视觉符号。

视觉符号在品牌传播中是最重要的元素。绝大部分用户通过“暗中观察”“耳濡目染”来体验产品和服务,视觉符号的包装打造与长期维护,是企业品牌部门的头号工作。

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神州专车“金领司机”

强化品牌符号(听觉篇)

听觉符号是视觉符号外的一大补充,主要形式有两个:口号(Slogan)与韵曲(Jingle)。

我在前文已经分析过,好的定位很容易形成好口号,也便于传播。之所以把广告语放到听觉符号部分来讲,是因为口号的念出很重要。

很多广告语因为朗朗上口,才被大家口口相传,从而形成品牌记忆。我觉得,只能看、不能说的口号太书面,还是差点儿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代表着还不够直白、不够落地,传播会打折扣。

尤其在移动互联时代,好的广告语一定要说人话。弱化广告腔,不要说大话、空话,更不要说大家听不懂的话。

广告人有个电梯测试理论,说的是销售人员跟一个用户推销,要想象在一个缆绳突然断了的电梯里,如何在20秒下落时间内,在对方高度慌乱的情况下,把产品推销给他。

这个略显极端的理论,告诉销售人员在大家都很忙、情绪普遍躁动的情况下怎么卖产品。如果不说人话,就是不好好说话,很难迅速交流成功。

脑白金的广告已经推出十几年了,而且现在也没投放了。但是“送礼就送脑白金”还是能被记住,这句口号能落地,有人气,也朗朗上口。

网易严选最近投放的广告语是“网易严选的零食好吃到哭”。

这么网络化的口号以前是不可能出街的,广告人会觉得完全不体现文案功力。但现在时代变了,这种生活化的口气恰恰贴近用户的真实生活,很容易让用户关注并认可。

锤子手机有一句广告语——“漂亮得不像实力派”,很傲娇,有性格,被年轻人喜欢,并且玩出了很多延展。

OPPO手机的“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简单直接,谁都听得懂,而且略微夸张的数据会有槽点,冲突感强。

“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魔性,洗脑,把竞品的口号甩出十条街,用户也能迅速记住。

神州专车的口号是“除了安全,什么都不会发生”,这句话其实有语病,挺“硌硬”,让人忍不住想一想,但记得住。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同样说人话,娓娓道来,无修饰,无文采,但让人感觉可信。

不好的口号也很多。基本上一些字数对称的口号(比如,绝大部分汽车广告的上下对联形式)我都不太喜欢,广告腔太浓,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很难在网络语言高度丰富的今天让用户感觉有趣并且记得住。

“理想生活上天猫”,在文案上就没有“上天猫,就购了”更自然洒脱。

“一处水源供全球”,消费者对恒大冰泉的这个口号应该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京东的“多快好省”也不是好广告语,定位是对的,但句子本身太通俗,记不住。广告投了这么多年,但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与品牌联系不起来。

华为的手机广告拍得都不错,但缺乏有传播力的广告语,好在品牌力足够强,公关话题多,不怎么靠广告语。

优信二手车曾经的鬼畜式口号“上上上优信二手车”,还是好记忆的。现在的“优信二手车,买的就是放心”就太普通了,明显不如瓜子二手车。

除了口号,Jingle是品牌听觉符号的另外一种形式。

Jingle在牛津词典中解释为“吸引人又易记的、简短的韵文或歌曲”,尤其在广播或电视广告的结尾部分出现。

最有名的如英特尔广告结尾,“灯,等灯等灯”,听觉识别度很强。

MOTO(摩托罗拉手机)当年广告的结尾音“Hello,MOTO”很经典,现在都能想起来。

BMW(宝马汽车)的结尾同样,雄壮的几个音符敲击声,已使用多年。

滴滴广告结尾的“滴滴一下,马上出发”,也是一种Jingle。

Windows(微软操作系统)开机的声音,iPhone手机的铃声,都是Jingle。

企业可以主动在用户沟通中设置Jingle点,比如客服电话接通之前的等待音、服务开始时的打单声音、广告片的结尾小旋律,或者App里面的提示音。这些声音设置,都可以让用户对品牌产生印记。

比如神州专车,如果订车成功,会有一声清脆的“叮”,这个声音尤其在早晚高峰时让打到车的人感觉很爽。神州的产品部门曾经去掉过这个声音,结果招来一些用户投诉,后来又恢复了。

Jingle形式短小精悍,但不走视觉寻常路,也许能成为企业突破常规传播的一个“活跃分子”。用声音唤起记忆,用声音想起品牌,值得企业在品牌落地时好好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量池:第二章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jj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