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武汉印象记•Day 4 (上)

武汉印象记•Day 4 (上)

作者: 写译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5:55 被阅读48次
    图片来源:中国图库

     6.30这天,是到武汉的第四天,原本想去一下汉口江滩和东湖磨山,无奈天下起了雨,东湖磨山未能成行,汉口江滩也只是瞄了一眼。

    早上起来,天上已经飘起了雨,看着雨势不大,我和女儿还是打算先去汉口江滩走走。谁知刚下车,雨点就紧密了起来,于是只好把室外的游玩计划临时改作室内的参观计划。

    在坐公交往汉口江滩的时候,偶尔瞟到武汉科学技术馆刚好在一个公交站旁边。和女儿一商量,就坐原路公交返回到武汉科学技术馆。

    这个地方算是一个意外之喜。我看得比较仔细的有水科学馆和生命科学馆。

    看了水科学馆才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水,除了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以外,也是一个调温器。那么,它的调温功能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水能将夏天吸收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量储存起来,而不是将它们全部辐射传递给大气,如此一来,夏天气温就不会太高;而到了太阳辐射较弱的冬天,虽然水体获得的能量减少,但它在夏天储存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冬天辐射出来,使冬天的气温不致过低。这样,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升得过高也不至于降得太低而得以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温度区间之内,有了这一有利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也才得以繁衍生息。

    水的调温功能除了表现在气温上,也表现在生物体的体温上。我们知道,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都很高,这样生物体就能调节自身的温度,从而可以避免因气温急剧变化而严重受伤。

    在水科学馆里走走看看,又知道了原来发明了蒸汽机的不只有瓦特一个人。而且,严格地说来,瓦特只是一个改良者。蒸汽机的发明者鼻祖当属公元一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希罗。在近代蒸汽机发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则是帕潘、萨弗里(一译塞维利)、纽科门、瓦特和史蒂芬孙。帕潘是近代第一台蒸汽机的发明之人(1679),只不过他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于工业生产,所以才没有后来者瓦特那么大的名气。帕潘发明蒸汽机后不到十年(1698),萨弗里发明了蒸汽抽水机。没几年后(1705),纽科门发明了大气式蒸汽机(空气蒸汽机)。再然后就是1765年瓦特发明了设有与气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后来,史蒂芬孙试制成功了蒸汽机车,也是因为蒸汽机车的广泛应用,史蒂芬孙的名气才会高于前三位。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推动历史浩浩汤汤、滚滚向前的人可谓恒河沙数,但能留名于青史的总是有限。如果不是一念之中来到了武汉科技馆,我又如何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者还有这么多从前不曾听说过的名字?要知道,我们的历史、物理教科书上说的蒸汽机发明者可是瓦特喔!素来信奉正统的我们,怎么会想到教科书也会误导误传呢!

    发现写游记,字数真是可以达到很多啊,好吧,那今天就只写武汉科学技术馆。

    各位在农村里生活过的孩子应该见过荷叶上的水珠。感觉有点奇妙对不对?荷叶上的水像珠子一样,可以自由地滚来滚去,而不会像在别的物体表面一样会出现渗湿的现象。嘿嘿,这里我也来现学现卖科普一下。荷叶的叶面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尺寸细到微米纳米级别的绒毛,它们每根都很细,且含有蜡质。蜡分子是中性的,既不带正电,又不带负电。水落到荷叶上时,因叶面绒毛极其微小,水与荷叶的接触面有限,水分子之间的凝聚力要比在蜡面上的附着力强。所以,水落到荷叶上不是滚掉,就是聚成水珠,而不会打湿荷叶。水的这种荷叶效应也见于水稻叶。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水科学。比如说给发烧的病人擦拭酒精、夏天在地面上洒水,就是利用了水会蒸发这一特性。因为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带走热量、让周围的物体冷却。

    将水科学应用到极致的,应该属麻省理工学院艾米·史密斯身体力行实施的惠及众多贫民的“一公升的光”计划。光本是不可称量的,何以在它前面冠上“一公升”的数词+量词呢?原来这个计划是这么操作的:用一个容量为一公升到一点五公升的塑料瓶装满加有漂白剂的水(漂白剂可以防止藻类孳生,维持清澈的水质,保证光线可充分折射)插入各个贫民家庭开了孔的屋顶之中。这么一来,瓶子里的水就能发挥棱镜的效用,将阳光或屋顶周遭的光线折射进屋内。因此在阴天和月光明亮的夜晚,塑料瓶也能发挥聚光的功效,照亮“一公升的光”计划里的每一间贫民屋。

    生命科学馆的参观,也给了我教科书以外的观感。

    说到生命科学,达尔文绝对是个无法绕过不说的人物,因为他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已深入人心。但说实话,没以生物学为专业的我,对生命进化的认识甚是寥寥。在我的认知中,似乎所有的物种为了求得生存繁衍,都是在极力地单打独斗地跟生存环境作斗争,即竞争进化。殊不知其他的生物物种也和人类一样,除了竞争,也会合作。因此,在进化的过程中,各物种除了竞争进化,也会有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一般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从广义上来说,协同进化又可以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在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的共同进化或演化。

    竞争的表现是相互制约、相互压制,而协同则是相互协调与平衡,共同受益。从生物界整体的角度来看,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才应该是主导性的,生物进化的发展方向也终将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因为协同才能使自然界的各个生物物种保持“和平”。

    竞争与和平似乎也能放到人类社会的共生发展上来。各个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竞争,但和平才是大家都能发展的必然前提。所以,我们的先祖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理念。

    咳咳,不扯远了。继续说从生命科学馆里所了解到的还留存在记忆中的知识。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命不断产生与消亡的历史。在过去的6亿年时光里,曾经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第一次是奥陶纪—志留纪灭绝,这次有85%的物种绝灭;第二次是泥盆纪后期大灭绝,70%的物种消失,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尤其损失惨重;第三次大灭绝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之间,因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很多物种都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致使地球上96%的物种销声匿迹,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就此无影无踪;第四次三叠纪—侏罗纪76%的物种灭绝,其中大部分是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和腕足纲动物,陆地上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也大量灭绝;第五次灭绝发生于白垩纪——第三纪之间,因小行星或彗星坠落撞击地球、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阳光无法穿透、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植物无法从阳光中获得能量,食物链被破坏,大批的动物也因饥饿而死,造成约75-80%的物种灭绝,其中就包括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

    现在,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正在进入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人类依然故我,不计后果地大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而不加以保护的话,第六次物种灭绝只会来得更早。到时说不定人类也会和恐龙、恐鸟、大海牛、斑驴、巴厘虎、旅鸽等一样,走向穷途末路,最终走向灭绝。要知道,除了恐龙因自然原因灭绝之外,此处列举的其他几种动物全都是因人类的捕杀活动和自然的环境灾害而没了踪迹,而且,它们灭绝的时间,离今天并不遥远,只是两百多年前的19-20世纪。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内心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惊醒并警醒身边的人,爱护身边的环境,从一草一木开始,从自己开始!也衷心祝愿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能自然地寿终正寝,而不必遭非自然灭绝的厄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汉印象记•Day 4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jj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