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587天】
都倡导有情
独庄子谓“无情”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
庄子曰:然
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
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德充符》
庄子与惠子得对话透露出得意义是:庄子认为,修行高的人,有人的肉身,没有人的俗情,便能不受别人的影响。他从天人的框架中来看人情,天是自然的,天没有情。
庄子所说的“无情”,不是简单指没有感情,而是说人不应该以情伤身,情是指好恶,即爱憎,人应该顺其自然,不要为生命增加这些额外的东西,增加负担,当人把精神都用在追逐外物上,浪费精神,整天思考各种不必要的问题。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生命的本然状态,是没有这些额外的情感,对人,对物太浓的情感都是一种依赖性,衍生而来的烦恼很多。真正的生命本身如同水流一般自然而然,不苦,不涩,很淡。
“物物而不物于物”,若能如同圣人一般具有高的智慧,能洞察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能体会到万物的和谐,了解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这些道理,驾驭感情的能力更强,也就能够做到“应物而无累于物”,对于外物,从容应对,但心不会累。
私以为,这便是经营好自己的至高状态,假情于物,重要的是自身情之寄托,物只是表象,既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若过于执着某物,或某人,则总难免失望。最重要的其实是“我“,而非”情“。
人生须经营好自己的内心,独立,充盈,天真自然,不假于他人与他物来弥补自身的匮乏,应是自身圆满,自性圆满,自己的事情须得自己去周全,而不是依赖他人,如此,才明白何为独立,何为孤独——这只不过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我们始终需要和自己好好相处,遇见自己,遇见情之所起,情之所钟。
——摘自《放下心中的尺子》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