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轮到阿碧了。
8月7日,阿碧到期的两笔美元债利息未能支付,舆论进步发酵。
这还仅是付利息,两笔共10亿美元规模的债券,就至于利息都付不上了?
尽管回应称目前还处于30天付息宽限期,理论上还不构成实质性违约,但依旧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波操作,直接带来了股债双杀,股价跌到了1.1元,债券价格只剩三四成。
实际上7月份的时候,阿碧相关的小作文就有预热了。直到7月30日,实控人把所持物业20%的股权,价值约64亿港元直接捐给了境外慈善基金,才引出了后续的一系列事件。
那家慈善基金成立于2023年6月13日,刚成立1个月就获赠巨额资金,并且创始人还是捐赠人的老爹和老妹,这迷之操作很难不引人遐想。况且前脚捐了一大笔钱,后脚就没钱付利息,这让债主们怎么看?
之所以要把优质资产捐了,可能还是老板想给自己留一个余地,就算破产,捐出去的资产也无法被执行。
在此之前就有路边消息,据说其账上只有200亿的资金可用,老板准备就这200亿还完,公司就去破产重整,先保交房,再保债务。
但监管看其有躺平之嫌,就不同意这么搞,给的方案是让先还400亿,还了400亿后再是保交楼,然后再去做债务重组,这样金融机构就能少亏点。
然而公司账上只有200亿,还不上400亿咋办?那就让老板自掏腰包再拿个200亿出来,加上公司的,还债的钱就够了。
但200亿不是200块,老板哪能痛快答应,于是就把旗下优质资产的股权捐给了境外自家公益基金,说的是用于公益事业发展。随后基金会又把这部分股票的投票权委托还给捐赠人,左右手一捯饬,完全不影响实控人地位。
于是就传出监管下场,入驻公司的消息。据说是让其把家底拿出来,再考虑支持发债的事。
不过对于监管入驻的消息,阿碧进行了否认,说传言不实。
随后就出现美元债利息没支付的消息,现在两方算是打擂台,还处于博弈阶段。
阿碧之所以资金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房子卖不动了,去年销售额就跌了三成,今年还在延续这个态势。对于房企来说,利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尽管房价高,但大头并不是它们拿了,一个项目拿地和缴税成本就要占50%以上,再刨去各种开发成本,房企利润可能就只有一两成,这时候房价和销量稍微出现大点的波动,资金链就很容易出问题。
对于高周转高杠杆的房企来说,这个波动又会被放大。房企看着资产庞大,但很多都是靠项目堆起来的,资产估值在不断变化,但债务却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前面房价不断上涨,借来的资金勉强能保证使用效率,还得上,然而一旦行业下行,那巨额负债每天产生的利息就要以亿计算。刚开始还能扛住,但随着行情久久不见起色,房企就像炮仗似的一个一个炸了,阿碧能撑到现在也算是一种本事。
但现在阿碧承认了资金压力后,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房子销售。尤其是其前些年将项目押宝在三四线城市,相比于一二线资金回笼更有难度,资产估值也会有影响。
现在阿碧出现波折的是美元债,其境内还有15只存续债券,存量规模163亿,不知会否遭受波折。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说标债就绝对安全,也会存在踩雷风险。比如一个朋友买的标债,180W亏了50W,就是因为买到地产债。
去刚兑后,很难说有绝对安全的资产,现在安全,也不能打包票代表以后。某类产品安不安全跟底层资产,跟行业阶段,跟所处宏观环境都有关系,投资很难用固定思维来衡量。
只不过私人老板项目一个接一个的炸了后,就很难再把信仰往上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