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冯玮瑜:融合中西创新意,不辞长作岭南人

冯玮瑜:融合中西创新意,不辞长作岭南人

作者: 冯玮瑜 | 来源:发表于2021-03-08 16:32 被阅读0次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因地域之利,得风气之先,更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镇。广州人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进取的精神。

冯玮瑜作品“金菠萝”

我生于广州、长于广州,自小得岭南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因为收藏皇家官窑瓷器和中国书画等艺术品,更兼常到香港和海外参观、讲学大量接触西方文化艺术,所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艺术都广泛涉猎。当自己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就努力尝试融合东西方文化精粹,兼顾传统与现代,务求作品充满了新意。

作为艺术家、作家、收藏家,我更希望成为引领生活美学的燃灯人。以当代艺术的理念、开放的国际视野、传统文化的熏陶、城市文脉的传承、日常生活的感悟、独特的女性视角进行艺术创作,理解,重构,阐发,把个人感悟还原到艺术创作中。

语言往往最能表达地方的文化,我将西方的设计理念进行“在地”的思考,结合粤语文化、通过再创造找到设计的本源,以西方的抽象意识、几何的风格,再融入岭南文化,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金菠萝”作品。

刊登于2021年3月7日《新快报》

金菠萝——在粤语中,并非指金黄色的菠萝,而是广州人对珍爱之物的俚称,如同普通话里的“宝贝疙瘩”。作品以岭南佳果——菠萝为原型,化繁为简,把波萝腹部一个个凸起的萼片简化为几何形状,寓方于圆,化圆为方,充满了东方哲学的寓意。而波萝顶端的一丛叶子则变形为五片弯曲的金叶子,既符合西方当代的抽象表现,又符合当代美学的极简原则,既满足西方文化的华丽热烈、金碧辉煌之好,还带有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的艺术特征,并暗合佛教“一花开五叶”的意蕴。

冯玮瑜在创作“金菠萝”

作品腹部以柠檬黄釉为底色,顶端的叶子饰以金色,两种釉色结合在一起,敞亮和谐,釉色艳丽,璀璨明亮,陈设在案,光耀一室。作品以具象为基础,阐发意象,结合当代艺术的理念,巧妙地兼顾诗意追求与写实元素,造型简单却给人美不胜收的视觉效果,让人充满了惊喜与悸动。正如粤语的含义一样,确是一件充满生活美学的“宝贝”。

“金菠萝”局部

作品是我在观察自然界之物状,提炼其内在形与气,摒去外在的繁杂,把文化融合到瓷器之上,使自然美升华成艺术美,使作品成为风雅、浪漫、抽象与具象合一的艺术品。

艺术创作是生活美学的一种修行,南粤儿女当薪火相接岭南先贤的探索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努力。

冯玮瑜作品“金菠萝”

相关文章

  • 冯玮瑜:融合中西创新意,不辞长作岭南人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因地域之利,得风气之先,更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镇。广州人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进取的精神。 我...

  • 『原创手画』穿果皮时装的女孩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不辞长作岭南人

    暑假游记 (一) 五岭逶迤断楚路,一江缠绵润岭南。昔日韩愈笔下“雪拥蓝关马不前”的...

  • 不辞长作岭南人

    岭南是一片蛮有意思的地方。可能你说不上它哪里有意思,没有什么鬼斧神工,也没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独一无二...

  • 不辞长作岭南人

    你从岳南的《南渡北归》里向我走来,留下“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话语,让我思忖良久。 在《陈寅恪的最后20年》里...

  • 废篇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发废贴八九篇。不辞长做韭菜客

  • 不辞长作曾厝人

    不辞长作曾厝人 文/苦寒潇湘 宋人苏轼在“日啖荔枝三百颗”后,不禁发出“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慨。也许多年以来我并没...

  • 荔枝丰收年,顺丰领“鲜”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又是一年荔枝季到了,炎炎夏日,要是每天都能吃到三百颗荔枝,我也愿意长作岭南人。...

  • 寻真,一只嘉靖款瓷钟背后的传奇故事(十一)

    看冯玮瑜亲历故事,洞悉艺术品投资先机 看冯玮瑜亲历故事,洞悉艺术品投资先机 上回说到卞宗亮说起他最初加入中汉拍卖的...

  • 齐帆齐微课(12):又是一年荔枝红(1893字)

    苏轼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老餮如苏轼,品尝过岭南荔枝的鲜美之后,不畏南蛮瘴厉之地,甘愿长作岭南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玮瑜:融合中西创新意,不辞长作岭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np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