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第4章的后半部分,依然是调用R模式的小技巧,与前面的章节有诸多重合之处。作者的行文呢,比较零散,像个不修边幅的大叔在一旁碎碎念、碎碎念,小节与小节,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关联不太紧密。
作者列出的若干小技巧,可以压缩为3条:
1. 具象化
多感官输入、图像流(image streaming)、隐喻,都是想方设法化抽象为具象,让抽象的概念,有形有声,可把玩可调戏。要具象化一个概念、一个问题,需要走到问题里,环顾四周,一一检视,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更加了解所要面对的问题。而调动多种感官、关联类比对象,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 走神
隔一段时间,就该让L模式收收工,把R模式放出来溜溜:走走神,发发呆,散散步,浇浇花,洗洗碗……
3. 乱搞
把毫不相干的两件事物绑定在一起,设想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法或原因,逆向思考,先胡乱搞一通再慢慢矫正。
这篇笔记的书写过程是对自由写作的实践,没有像前几天一样边写边翻查原文,而是打开电脑,直接开始写。(嗯,没有按照作者的建议使用纸笔,但是用markdown在简书打字,写作体验上比用纸笔写字还舒服流畅些 _)。感受:脱离对原文的依赖和想要反复查证事实的心态,能够放开手脚的写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像这篇笔记,相当于把这章零零散散的技巧,拧成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三条。写的过程跟前几天一样有些小磕巴,不过不去查证原文,节省了不少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