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973年帛书版《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

1973年帛书版《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

作者: 管管爱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4-05-26 22:35 被阅读0次

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为主,是目前比较保真的版本。

大家研读,甲、乙本和今传体可以对照看去理解

现版本为《帛书道德经》补全本,首选底本为帛书甲本,缺字补之以帛书乙本,再缺部分,补之以王弼注今传本。

原本中所含有假借字与古体字,补全本中除按原形写出外,又在其字后注明当用本字与今字,皆用括号()括起,以示区分。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句(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彼)取此。

意译:

具有“上德”的人不刻意表现德行,所以符合“德”的呈现原则;只具有“下德”的人会刻意表现德行,所以并不符合“德”的呈现原则。

具有“上德”的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只具有“下德”的人会刻意表现有所作为。

真正崇尚仁爱的人如果要表现仁爱,也不会刻意而为之;敢于担当责任和义务的人要想有所作为,却会表现出刻意而为之。

崇尚礼仪的人要想有所作为,往往会无人响应,于是他就会伸出胳膊强迫其他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所以失道之后才显现德行,德行失去之后才会显示仁爱,仁爱失去后才会显现“义”的担当,“义”的担当丧失之后,才又显现出“礼”的制度。

礼是忠信欠缺的显现,是祸乱的开始。所谓的具有先见之明,只是“道”的浮华部分,是另一种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要敦厚处世,不拘泥于“礼”的制度,脚踏实地地做事,不崇尚浮华。

所以要去掉浮华,而践行敦厚之“道”。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帛书版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德道经 道家 道学 帛书版 《<老子>帛书校勘版》 《老子》(道德经)由老子作于春秋之前(一...

  • 百字瞻瞻51:上德不德,是以无德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 . 第三十八章》 推崇禀赋的...

  • 初识《老子》第38章

    第三十八章一百三十一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

  • 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原版(珍藏研读)

    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真正的原版(珍藏研读) 《道德经》全文 马王堆出土帛书版 0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

  • 何为“上”?

    今晚《道德经》吟诵二群里,主持赵飞燕老师解读了她对第三十八章的解读。 老子在第三十八章推崇的“德”是上德而非下德,...

  • 《道德经》38章 做人要“处实去华”

    《道德经》一分为二,“道经”和“德经”就是第三十八章为界。 一到第三十七章,属于“道经”的部分。 第三十八章开始,...

  • 《道德经》第8讲

    《道德经》第八篇 上回我们给大家说了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所提的“上德不德“和”下德不失德“。 也就是在平常...

  • 读写《道德经》(三十八)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德经开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为之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

  • 读书打卡 day84/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下篇|第三十八章 经典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

  • 共学《道德经》第38天

    共学《道德经》第38天2022年3月25日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73年帛书版《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qc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