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妈连线文聪导师,女儿20岁,儿子15岁,女儿特别讨厌弟弟,弟弟对姐姐还是很喜欢的。这几年自己把心也放在女儿身上多一些,但女儿的话还是让她伤心,感觉特别的苦恼。
文聪导师:
刚咱还在区分感受和事实,咱觉得把心放在女儿身上多一些,一碗水端平了,但是女儿还是觉得咱对弟弟偏爱一些是吗?
妈妈:是的,她20了应该懂事了。
文聪导师:
20岁就该懂事了吗,还有80多不懂事的老人呢。20岁该懂事了,该理解妈妈了,这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什么叫懂事的孩子?无非是压抑自己的感受,去迎合父母,按父母期待的样子去活。你认为懂事的孩子应该什么样的?
妈妈:其实我不在的时候她也挺照顾弟弟的,平时也亲,就是有时候那个话总让我很伤心。
文聪导师:你说得特别对,她不是恨她弟弟,她就是让你特别伤心。为什么让你伤心?当她感受到你对弟弟比对她好,你对弟弟比对她重视,你对弟弟偏爱的时候,当你说她,你都20多了,比弟弟大那么多,应该懂事了,她无力反驳,你的身份也让她无法反驳,但是她难受、委屈、痛苦。她怎么发泄这一切?她就让你痛苦呀。太多太多二胎的家庭这样的例子了,父母不在的时候,大的把小的照顾得可好了,父母在,大的就恶声恶气的,父母一旦维护小的,大的就打小的,还打得特别狠,一点不留情。她就是恨你让你难受的,不是恨弟弟。
咱的课程里面有,目前咱没报这个课,我给你提个建议。就是当女儿说你就对弟弟好,偏心的时候,咱不要辩解了,不要说你都这么大了。所有这些话依然是语言暴力。
妈妈:我其实跟儿子说,你要对姐姐好听姐姐的话,妈妈给姐姐的爱少了。
文聪导师:你这是在制造儿子的亏欠感,时间长了,儿子会以为你是让我还债吗?我怎么还?咱的课程当中讲过,多子女家庭不要讲一碗水端平,端不平,喜好不同,需求不同。咱一直追求端平,最终把自己绕进去了。姐姐对弟弟冷淡的时候,咱不要参与,视而不见。不要调节,你看你去调节,你跟弟弟说,姐姐对你冷淡因为妈妈对姐姐的关爱少才导致的。那弟弟说,你对她关爱少关我啥事呀?你平衡不了。你一参与变成三角缠了,两个人的问题两个人去解决。姐姐对弟弟的冷淡不会引起你的关注,慢慢她就会不冷淡了。你不在的时候不冷淡,你在的时候冷淡,她就是要激起你的情绪反应。喜欢弟弟就多互动不喜欢就少互动,妈妈尊重她,完全把这事交给他们自己。
妈妈:我明天带儿子要去看姐姐,我该做什么?
文聪导师:你想做什么?你就做好妈妈的角色,你要搞好的是母子关系、母女关系,至于姐弟关系就交给姐弟俩,这叫关系拆解,不要绞在一起。孩子们小的时候,你让姐姐让弟弟,现在你又让弟弟让姐姐,你永远也不可能在这中间做好平衡。
妈妈:我想给女儿报你的课呢。
文聪导师:你自己学。
妈妈:女儿对谁都可冷淡,不柔和。
文聪导师:你学这个课学会爱呀,咱会爱,孩子慢慢卸下外壳,她才会变得柔软啊。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
妈妈:女儿大了马上面临谈恋爱了,我就想让她报。
文聪导师:孩子不认识我不了解我不学习很正常,咱不强求。我个人建议是孩子不学,咱自己学。咱学习提升,孩子跟咱关系好,她就跟世界的关系好了。关系是互动的结果,我这样对你,你这样对我。孩子为啥这么防备?因为在家她没有感受到公平、没有感受到关爱。出去之后她就是防备的状态。咱想让她卸下防备,先从家开始,先从生命的起源处开始,这就是从咱学习开始。
多子女教养一直是每次课程的必讲内容,这个确实需要学习一下,不然手足亲情变成相爱相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