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可以说是最深的最多的,同时也不算是最了解的。这有点像生在局中,无法解自己的局。小时候有一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一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喜欢合在一起“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莫打啊……)
我确实是个惰性比一般人多出20%的那种人,记得小时候啊,爸爸妈妈双职工,寒暑假我在家一个人做作业总是最终以“抱憾终身”似的“浪费光阴”一天结尾,估计那时候就养成了拖延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蹲在电视机面前,把声音调到最低,听见楼道里有上楼的脚步声赶紧关掉的经历?我比这个还高一个级别,我会提前打湿一块凉水抹布,敷在电视机发热的部分,因为这个小细节逃过了几次老妈的侦查,嘿嘿~~
不过这样的经历在中考的前期就结束了,因为我们十八线小城市,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高考。当然,高考的前半场就是中考。谁都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越大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越强烈。
所以那时候开始,每天学校——家,两点一线,作息时间一般都是:起床,读书,吃饭,读书,吃饭,读书,吃饭,读书,睡觉。每天天不亮起床,天快亮了睡觉,鬼知道睡了多久,总之,人笨只能靠勤奋。
至于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估计一二线的孩子们是不会懂我们的。每次考试,全市大排名,哪怕0.5分的差距,那可能就是一个几百人的差距啊。想我惰性120%的人,每次看书写字眼睛发酸看向窗外的时候,心里只是划过“一定要考出江西”这一个念头。所以什么电视,什么随身听,什么游戏机,什么F4(貌似不小心暴露了年龄,像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少年时光的娱乐,90后不懂啊~~)一切都是浮云,都不如试卷上多出的0.5分。
渴望能把人逼到什么程度啊?如果要评分的话,我那时候的惰性估计是负数吧。
好在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如愿以偿考出江西,仍然还是在一个被当初戏称为大农村的天津读个名不经传的二本。
只是从那以后,我知道小时那么顽固的电视瘾居然也能六年不看电视啊。
人都说,时间是海绵,挤挤总是会有的。
人也是海绵,或者是橡皮泥,不同程度的挤压,你可以是不同的形状啊。
相信在三十多岁的路上,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经历。
失恋又如何,看似生无可恋的失恋,让你更明白情感的残酷需要势均力敌的实力和内心,才可以拥有你想要的另一半。
失业又如何,只要手里有一块钱的馒头,思想不停,总能用自己勤奋的手敲响客户的门。
记得几天前咪蒙的文章中提到,一个空巢的老人去做心脏检查,女儿由于工作繁忙无法陪在身边,唏嘘了很久。好像我们在面对父母的时候,面对儿女的时候,面对至亲至爱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些场景造成一种局面“你选什么都是错”。其实我想说,你可以把自己这块橡皮泥撕成两瓣的!
我家宝宝今年三岁了,在她一岁多的时候,我有些狠心的将她由姥姥姥爷带回了老家。这两年的时间,我有时候会恍惚好像自己是个“假”妈妈。当我意识到父母在慢慢老去,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前一年,我把自己撕成了两瓣。我给自己定下了的规矩就是,每个月至少在他们身边一个假期,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年假调休假福利假和法定节假日拼凑,网上那些请假技巧好像就是为我设置的。总是前一个小时还在工作,后一个小时在火车上,要不就是一下火车直奔公司。因为我没有多余的时间给自己切换模式,work or family,冲突中需要调和。
没有人不贪享安逸,只是内心的渴望是否足够挤压的动你这个人。
文/昶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