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教坛正流行大单元教学,许多学校好多教研活动都是以此为研讨主题。上周听到的这节《动物狂欢节》就是以动物音乐为线索,将教材中比才的作品整合在一堂课里。
我对当下的大单元教学还没搞懂,正开始研读一本相关的书。看见执教老师将作品内涵将近的组合在一起,直觉大单元应该不仅仅是相近内容的重组,而是就学生音乐知识与能力发展相关的大概念为组合教材的依据。如果是从概念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这两届我在做的就是以概念为导向,按阶段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思路可能不差。
回到这堂课上来。
台上年轻教师认真地执教,用上了一些常用的有效手段,课件制作精美。从教学过程看出,常见的一些手段,有些教师并非真的清楚为什么要用,为什么要这般使用。知其然必须要知其所以然。否则,教学效果不明显,三不像了。
学生对音乐想象力的发展,很重要,只有投入去想象,画面细节清晰,音乐的感动就会更多。然而,凭空想象不可取,缺少了音乐;无所想象,说明音乐细节,即音乐要素没有感知到。作为音乐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些手段感知到音乐要素的特点,并且表现出来。
故,课堂上,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应该来自于作品旋律、节奏、速度、音高等要素,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听细致了。
首先,音乐要听充分。片断过短,学生没有听全,听够。
其次,创造让学生充分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动。一开始,可能没那么准确表现,但是多几遍之后,孩子对音乐熟悉了,就能听出更多细节。
教师可提醒:“跟着音乐变化来表现”或者找出一个较为细致表现要素的学生,问他为什么用这样的动作,借着他的回答引导其他学生听出音乐细节,比如节奏变得紧密一些了,速度快了点,音区高了,力度强了等等。
这堂课上,几乎每次教师请学生自由表现时,孩子们的动作没有根据音乐来,有些原地站着摇摇手臂,有些就是小兔跳,动作没有合上节拍,更别说节奏、音高的变化。看得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很模糊。到了后面,再次表现,孩子们好像没什么动作可表现,站着原地的人居多。
这里就是欠缺老师对学生音乐表现要素感知的指导、启发。这样的活动并没有为发展学生听的能力服务。
主要原因是,教师本人对作品的要素特点没有抓住,对作品分析不透彻。
比如《公鸡、母鸡》是通过旋律线条与点的对比来表现公鸡、母鸡不同的形象,长鸣与短声叫唤。《袋鼠》通过节奏紧密与舒展来展现袋鼠的动作变化,向前跳跃与停顿驻足观察的模样。教师没有抓出音乐要素特点,自然动作设计就缺乏音乐性,音乐想象的启发欠缺音乐性。所以,对学生表现也就缺失指导,就仅仅停留在对某种动物的模仿而已。
再次,教师对学生回答欠缺追问。追问太重要了,进一步提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这份想象和感受从哪里来,是从音乐哪里听出来,这就是让感性的感受与物理抽象音响联系起来。否则,感受与想象没有依据,过于天马行空,与音乐十万八千里不相干,对音乐能力发展无益。
教师提问还有一个特点,听到一开始就有学生答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后,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学仅仅围绕自己的标准答案来,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身处地考虑,不说全体,是不是大多数的学生都有相同的体验,都感受到了音乐材料的特点。
最后,教师对学生歌唱准确性把握不够严格,音准没到,没有进行纠正指导。
听完这节课,深刻体会,我们必须要阅读专著,只有理论知识上来了,才会明白教学行为会产生什么效果,意义在哪里,教学设计才可能从学生出发,真正以生为本。
技术是变化的,手段是变化的,但是核心的东西是没有变化的。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方法手段,而是学习理念,理念比方法更重要。因为,理念可以自动产生方法,如果没有理念,或者理念不对,所有新颖方法都是一场“灾难”,过多的方法只会让我们节奏乱套步调乱套。这方面的学习是碎片学习和过度学习,会对实际工作起到反向作用。
有了正确的理念之后再学方法,那才是提升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