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有16个人自杀,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4%。
调查统计:我国的自杀人群主要存在15—34岁人群。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自杀死亡率达到 20 /10 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2008年国家直属高校发生自杀事件 63 起。抑郁、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有抑郁和自杀意念的人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人群自杀率。
让我们一起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我们先了解下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有哪些:
a.抑郁自评得分
b.学生的健康状况
c.学生的学习成绩
d.宗教信仰
e.家庭和睦状况
f.心理服务利用意愿
g学校是否设立健康心理服务中心
h.学生对专业满意度
就有学者提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变化的社会的反应处于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来说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这时往往导致自杀率的明显增高。
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抑郁自评得分、设立健康心理服务中心、专业类别以及专业满意度可直接影响自杀意念。
1.抑郁自评得分
抑郁自评得分表现为抑郁自评得分越高,自杀意念也越高。而且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抑郁自评得分影响程度最高,是自杀的主要影响因素。进入大学后,学生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如失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紧张、孤独、学业压力、焦虑等均可能导致抑郁症的情绪,但很多有抑郁症情绪的学生并没有治疗或者没有进行合适的治疗,长期发展就成为大学生自杀中一个不断增长的因素
2.设立健康心理服务中心
设立健康心理服务中心的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较低,表明在高校中设立健康心理服务中心对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该因素对自杀意念的直接作用高于通过抑郁状况的间接作用说明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
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机制仍不健全,高达21.1%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清楚或认为学校未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让我们一起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专业类别以及专业满意度
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和对专业满意度低的大学生,自杀意念较高。其中 专业满意度对自杀意念的直接作用大于通过抑郁状况的间接作用,说明专业满意度在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中也是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因此,在子女高考选择专业方面,家长应尽可能提供参考意见,但不能强加于学生,否则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
4.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宗教信仰、家庭和睦状况以及心理服务利用意愿
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宗教信仰、家庭和睦状况以及心理服务利用意愿等因素是通过抑郁状况间接影响自杀意念的。
按照路径系数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身体健康 = 学习成绩理想>学习成绩一般> 家 庭 和 睦 > 愿意利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 宗 教信仰。
自杀的发生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杀的干预也应从多环节、多途径入手。
高校应建立健全自杀干预体系,加强对抑郁状况的识别和自杀意念的监测,限制致死工具的易得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开展生命教育,限制媒体对自杀事件的详细报道,以防止自杀事件的传染性;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定期沟通,建立学生的关心和支持的社会网络,从而预防和缓解抑郁及自杀的发生。
让我们一起呼吁社会、高校、家庭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防止自杀事件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