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两个朋友吃饭,期间聊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两位朋友都是男性,发表了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看法,同时表达了他们的爱人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比如:给孩子报各种班,准备置换有好学区的房子等。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在旁边听的是不亦乐乎又满是疑问。
关于“鸡娃”的话题,每个人都不会陌生。这种时不时就上新闻的节奏,恐怕也是很多人焦虑的原因之一。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时候,人类开始“鸡娃”了呢?结合和朋友的聊天,我觉得(仅代表个人观点):“鸡娃”是时代的产物。
在这个时代,处于生育大军以及鸡娃大军中的大概都是“80后”或“90后”,这一代人,是我们实行生育政策后的一代。在这一代人里,只有极少数人的父母有“鸡娃”的想法。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还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学校的生活,其中很多也在和所谓的“贫穷”做斗争。似乎这一切也没有什么。而恰恰又是这一代人赶上了很好的时代——他们有机会去更大的城市,去见识更大的世界。当他们见了更大的世界后,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发现自己原本就不多的“骄傲”在这个世界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他们一边争先恐后向前冲,一边又心灰意冷地面对着这个世界的“残酷”。于是乎,当他们的孩子在成长时,他们立志要把一切最好的都给他们的孩子——让他们吃好穿暖,成为多才多艺的孩子。他们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活得那么“窘迫”或“不尽如人意”,至少期望孩子要过的比自己好。这大概就是“鸡娃”的心理基础。
鸡娃的本质,是不断和外部的比较。我们常听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不断和外部比较的典型,是把教育的规则理解成了“淘汰制”的规则。跑不赢,即是输。而“输”是任何家长都接受不了的。
但是这真的是教育的本质吗?显然不是。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记得李一诺曾说过,教育应该是“包容”的,而不应该是“淘汰”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追求“好”,而是让孩子有发现“好”的眼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