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构想
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 科技文明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体验,它们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同时也从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我们迅速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超快感体验时,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观念,行为是否跟上了科技变化的脚步,尤其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理验,我们的课堂模式是否符合社会科技发展需求。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追求高效的教学,深化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急待着手的课题。笔者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园地里工作长达近三十年的教师,一路见证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革新。
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
投影仪+幻灯片时期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这是对最初课堂的老师的真实写照。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课堂上,老师凭着一支粉笔,凭着自己从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开始讲课。那时的课堂简陋且教学方式单一。投影仪的诞生后,幻灯片引进课堂,课堂有了色彩动感的灯影效果,课堂打破了单一模式。新生事物激发了老师的制作兴趣,也一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幻灯片充当了信息技术与课堂的媒介,发挥着工具的作用。进入新千年后多媒体进入课堂,技术得以更新了的课件全程伴随教学,在导入,点拨,突破重难点等环节发挥着极佳作用。随后不久电子白板替代多媒体,更是几乎全方位地辅助教学,给了师生前所未有的课堂体验。情境式导入,书本和课件随意切换,游戏环节的加入,评价方式的生动有趣,倒计时的设计等,让课堂精彩纷呈,师生活动积极高效,课堂联合互动,也促使教学效率的很大提升。随着5G,6G的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互联网+,万物互联已经到来。我们的课堂模式又将发生什么变革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做做构想。
二、互联网+环境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特点
1.工具性转为融合性
以往的幻灯片、多媒体、电子白板被引进课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发挥过不错的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们充其量就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而进入互联网+时代,课堂中的设备不再被动地执行人的操作命令的信息处理工具,而是协助人完成任务的帮手,是人的伙伴。大家在使用设备时,学习和操作负担将有效减少,接替的是在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完全自发的、无拘束的、非强制的使用姿态,这其实就是人机融合的初始阶段。
2.凸显学生主体性
一直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定位前者主导,后者主体。然而实际教学,由于教学模式的固定和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主体都得不到体现。互联网+时代,各种数字化学资源的共享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学习。这样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学生是主动的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个别指导。可以看到在未来课堂模式上,课堂不再以教师授课为主,而是学生按照各自的进度,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也就是说未来课堂上师生角得到很好地重塑,师生关系也发生了转变。
3.被动性转为自主性
在认识落后的古板的单一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课堂模式缺点后,大家普遍有“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的认识,多年教改也多次提及要实现这理念,可能受限条件,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不过,互联网+时代,教师会利用LOT云计算,大数据等给学生推送学习云资源,智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优良的监管平台,学生的主体性的落实不会是句空话。
4.合作共赢性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一切资源的存取与处理均在云端,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终端机接入云端学习平台,这样即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又利于将课前课中课后做一体化设计。这样的课堂不是一个封闭课堂,而是可以接住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课堂的扩展,而且这种扩展几乎是无限大。这样的课堂,所有共享者都能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最后达到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
5.鲜明独特性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各类终端设备成为学习资源的集大成摒弃传统的纸质资源,未来课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课堂,不仅减轻了学生背上的负担,而且减少很多不必的浪费。社会进步依靠最多的应该是创造力,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也应该是"创新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人才,现有课堂的教条化、静态化、单一化、模式化等将是一碍。从未来课堂的教学理念来看,我们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老师因材施教,学生自主学习间变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形成鲜明的独特性。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示例
1.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上,识字写字教学是如何展开呢?比如:首先根据教材需要,老师给出识字写字任务。学生在了解识字写字任务后,先是自主识字,然后对易错易混淆的字,通过查找相关资源,如识字微课堂视频,自主解决易错易混淆的字的难点问题。各种课堂微视频“字理识字法”“形近字区别法”“图示法”等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写字课上,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字体练习书写,在对汉字的笔画、结构等信息的观察后在移动终端上练习书写,书写后,移动终端携带的评价软件立即做出评价甚至是示范比对,如个别笔画忽视了长短的变化,间架结构处理有失比例等问题,这样的评价准确细致,且有师范,学生就能及时很好地更正自己的不足。学生写的一手规范工整的字就轻而易举了。
2.阅读学习
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将极大颠覆以往教学。比如教学红色文化一主题文章。教师首先介绍红色文化的背景资料,了解红色文化主题的学习意义。然后带领学生戴上VR眼镜,跟随制作精美的视频听读文章,声临其境地感受文章的环境、情境、意境。接着就主题内容各抒己见。随后老师就文章重难点进行点拨,引进不同的教师对重难点的处理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方法,达到自己学习最佳效果。最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类似文章,对学习收获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小节,然后和互联网上的学习小伙伴分享交流,这样的模式即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扩大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
3.写作练习
学生的写话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最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话习作能力呢?先进科学的网络技术将发挥优势。课堂上,师生就习作话题作交流,学生明确习作要求,然后自主上网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学习不同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方法。在通读不少优秀范文后,着手开始写作,就不容易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特别是在写状物类习作时,学生可以一边在虚拟空间里仔细观察,一边写。学生的习作完成后,上交同一平台,由网络系统和老师几重评价,学生再自行修改习作,然后发表。网络技术强大的后台管理和监管,在源头上就杜绝了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的出现。而自己写的习作发表在各大网络空间,很多人可看可评价,这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4.综合性学习
丰富的广博的学习才能真正促进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综合性的学习成了必然。互联网+环境,会为综合性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比如专题学习“传统文化”,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合作,可以通过调查,询问,查找等不同的方式深入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网上搜寻有关文化的来历、悠久历史。还可以网上视频对话有关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总之,学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行一次较为投入的学。然后交流,最后根据个人喜好,制作不一样的学习成果展示作品,可以是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游园活动,可以办一份手抄报,可以是创作歌曲,可以写调查报告。这样几乎没障碍的全身心多体验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喜乐而高效的。
新时代的到来,必将引发生活、学习方式的极大变革,让我们勇于做时代的弄潮儿,把握时代变化特点,快速跟进理念的更新,敏锐尝试实验,敢于挑战各种困难,以实现新型课堂模式的最大优势,让师生的教与学,师生的共同成长,师生的生命勃发得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