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夜晚格外迷人,让我不由突发感慨,心也更加坚定。
第一次接触简书这个平台,这是我的第二篇文章。
从今天起,这里便是我的一个信仰,我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但在有生之年,我的愁,我的忧,我的怒,我的乐,我心情的写照就此开始在简书记录。
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有论点不一样可以在下方留言。
谢谢。
我们不一样西方人的十八岁:
在一次偶然聚会上,认识一个美国华侨,祖籍安徽,两人相谈甚欢,从中了解到她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在资产方面可以说是亿万富翁,在美国的别墅更是用英尺来计算。
她生有一儿一女,可以说是从小便非常独立,从她们那拿一分零花钱都要靠劳动所得。7岁时,垫椅子洗碗;11岁时,便开始学习剪草坪。
18岁时,高中毕业,上大学,一:可以向父母借钱。二:向银行贷款。在家里住,还得交房租。她女儿未向她们要过一分钱,是半工半读。
在那里,向父母伸手要钱,对于她们是一种耻辱。
可以说是秉承着一贯的原则:父母的钱是父母的,自己的钱是自己的。
有句话说的好:子若强于我,要钱何用。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何用。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我们不一样中国人的十八岁:
在我们这里,可以说是都偏爱于孩子,更甚至,“连天上的星星都想摘给你”,就算你做错了,也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所以从小便习惯性依赖父母。
在我们的十八岁到来时,都会举行成人礼,成人礼是一次特别跨度,预示着你已经长大成人,这是一个提醒,也是一种告诫。在十八岁后,我们的物质和钱都是按时间环境特定从父母那拿,直到我们能自力更生。她们不要求回报,只是希望我们过得好,便知足了。
出趟远门,就会前后叮嘱安全,注意休息保暖,有时候面上不耐烦会说一句:“真啰嗦,知道了。”但会暖到心里。有什么小痛小病,便会不辞万里,不顾辛苦,来到身边照顾。
记得那年夏天,那时候家里很穷,房屋都在漏水,小小的空间,潮湿闷热,你半睁半合,为我扇扇子,驱赶蚊虫,只为我能舒坦一点,从小便把最好的东西给我,而自己在吃穿用度上都节省。这也许在你们看来是平常的小事,可在我心里是最伟大的爱,无法比拟。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你们却鬓发斑白。
中国的父母对儿女的爱无疑是最伟大的。
我们不一样结论:可以说两者区别甚大,西方人有他们的政策,我国有我们的主张,各有不同,但其利其弊,只有我们心中各自知晓。
温柔对待生活,理智对待人生,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