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22
昨天了解到自己的防御机制,自己认为大多数时属于中国式好人,仔细想了想,在做好人中,除了再让别人有内疚感时,还有一种对别人的报怨情绪,有时候那是很无意识的,会在有些事上无意识的产生。
就拿老师说的洗碗:那有一天,我在洗碗,一个碗洗了三次才洗干净,我突然意识到,这里面有点不对劲。这么简单的事,我为什么做成这样子?于是,我放松下来,试着去体会,到底是什么东西影响着我,让我不能好好洗碗。
很快地,我捕捉到自己心中的一股怨气。我在洗碗的时候,似乎在对着一个人抱怨,这个人可以说是我当时的女友,也可以说是我的妈妈。
什么意思呢?我来解释一下。小时候,在妈妈面前,我是一个乖孩子。现在,在当时的女友那儿,我在做一个任劳任怨的男友。于是,我看似主动地在洗碗,但我其实不甘心,在对着她们抱怨,凭什么是我洗碗?为什么不是你做?
这里的怨气就是对抗,也是痛苦的重要原因,我们的头脑,试图想象别人该如何如何,但当别人和我们的想象不符合时,我们就有了情绪痛苦产生,情绪痛苦累积多了,就会变成身体痛苦,痛苦之身由此形成。而源头,正是我们对自己想法的自恋。
了解到这,我们要学会让负面情绪流动,对事物不评判,不判断,只是想着事物本身,(与洗碗这事自然的融合,享受当下这件事)这股怨气就会彻底消失。也就是马丁布伯的“我和你”的关系,就是我和事物本身的关系,完全不参杂任何由于“他”而产生出我要与你的关系。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列子,很多青少年家庭,母亲对孩子的瘾深恶痛绝,比如打电话,看小说,上网。当父母开始使用强硬措施时,孩子会更极端的用别的方式来反抗,比如会有其他瘾,或是不好好学习,虐待自己身体,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到最后孩子对父母会很抗拒,父母对孩子很敏感。
都身为父母,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一切都是为孩子好,为什么他不听我的?仔细想想:
你觉得孩子瘾的事情让你觉得痛苦还是你想试图改变孩子的努力导致的痛苦,这俩者哪个级别高?
其实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父母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会导致孩子的情绪痛苦和身体痛苦,所以要和父母对着干。这让父母更受不了,进入恶性循环,孩子会以威胁的形式表现:我对抗不了你的一切,我可以离开。
清楚了这个问题的产生过程,化解的方法就是反着来。首先,知道自己的想法系统就像一个保护层,它们不是真理;其次,接受自己身体痛苦和情绪痛苦的存在,深入到伤痛层中,好好去感受它们,不对抗,让其自由流动;最后,放下自己的想法,穿越痛苦之身后,也许就能进入到所谓的真我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