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时与脏腑

四时与脏腑

作者: 雅迪希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21:09 被阅读0次

四时就是春、夏、秋、冬,脏器包含心、肝、脾、肺、肾,春对肝,夏对心,秋对肺,冬对肾,那脾呢???对谁呢?

别着急,我们的老祖宗是很聪明的,怎么业也要对上号的。

挤一挤,给脾找个对象,他的名字叫“长夏(zhǎng xià)”,古人将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也可以把四季变成五季来理解。

为什么挤在这里?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

长夏是指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气候炎热,雨水增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五土图

图中春夏秋冬都是有一个土隔开的。使它们能相对独立。这四个土就是辰未戌丑,脾土居中央,然后通于长夏。

也就是说脾土与未土是相通的。脾土是借未土生金,实现春夏向秋冬的顺利过渡。未土除了分隔夏与秋之外,还兼顾了火向金的过渡。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土性敦厚,能化生万物,万物的生长也离不开土,所以从理论角度讲,一年四季中的每一个季节都离不开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即: 让脾土分别对应于四季之末的十八天,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指出的那样:“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这样一来,脾土就能旺于四季,一年四季中的每一个季节和万物就都能够得到脾土的充养。

相关文章

  • 第三章 脏象学说2

    二、脏腑与形体组织及四时阴阳的关系 《内经》提出了内脏主五体的理论,《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藏所主:心主...

  •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本章要点】 一、从四时气候与五脏的关系,阐述季节性的多发病。 二、从一日之间的变化、体表部位以及脏腑位置等,来说...

  •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绪论一》

    概念: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脏腑形态结构与生理病理、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神、外界环境之间...

  • 自娱自乐

    美容,在于气血健旺,脏腑和畅,这是治本之道,而不是在局部涂涂抹抹。如何治本?养生是关键。如何养生?顺应四时是关键。...

  • 【经脉知识】俞穴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与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相对而言,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

  • 艾学识-腹背对穴

    一、腹背对穴所对应的脏腑(募穴与俞穴): 脏腑 (腹) 募穴 (背)俞穴 1、心 巨阙 心俞 2、肝 ...

  • 脏腑之心与小肠

    脏与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脏与腑的经脉相互络属,结构上常相连通,功能上...

  • 溪谷与脏腑气血

    1.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素问·气穴论》指出“溪谷”的功能是“以行荣卫,以会大气。”荣行脉中,循脉上下,贯五...

  • 《反四时之脉象》

    脉有与四时相适应的脉象,当然也就有与四时不相适应的脉象了。题目所谓“反四时之脉象”,指的就是与人体与自然四时不相适...

  • 夏养心,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中医讲究“四时养生”:即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润肺;冬季养肾。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夏季上火会使人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时与脏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ba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