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的时候,曾经在政治课本上看到过这么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保证一滴水干涸?答案是把这滴水放进大海里。那个时候的我们学习的是社会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其实,也可以说是人类的社会性,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战国策:靖郭君将城薛》其实讲的这是这么一个故事。田婴想加筑薛地的城墙,引起了齐威王的不满。在那个诸侯封地的冷兵器时代,加筑城墙和增强军事力量是相链接的,齐威王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可让人不理解的是作为臣子的田婴,非但没有把这种行动停下来,还堵塞了门客们的纳谏之路。据《战国策:靖郭君将城薛》中记载,田婴的做法是“谓谒者无为客通(告诉负责通报的小吏,来了准备纳谏的门客,不要通报)”,就像现在的保安告诉来拜访的人“我们老板不在公司”。
薛地的门客们还是要指望田婴生活呢,当然会想办法纳谏,其中有一个人就想出了一个“以死纳谏”的主意,他对通报的小吏说“我只说三个字,多说一个字就可以把我煮了。”瞧瞧对自己多狠,这当然引起了田婴的好奇心,是不是跟以前学过的《陈毅市长》中化学家齐仰之墙上贴的“闲谈不得超过3分钟“一样让人好奇。
其实“三个字”比“三分钟”能引起的好奇心还要大的多,三个字能说什么呢?那位门客说了这三个字“海大鱼”。
这是什么意思?“海大鱼”是一种鱼吗?好吃吗?这一下子引起了田婴的好奇心,但门客的做法是说完就跑。当然是说完就跑,按照约定,否则就有被蒸熟的危险了。
明知道上当的田婴,还是让好奇心占了上风,他对那位门客说:“客有于此……更言之。(你还是把话说完吧)。”
“海大鱼”到底是一条什么鱼呢?按照门客的解释,海大鱼是这样的“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这种鱼用渔网捕不到它,用鱼钩钩不住它,但是一旦它离开了水,就连小小的蚂蚁也可以戏弄它)”。
水是鱼生存的根本,这位门客聪明的将田婴比作“海大鱼”,将齐国比作水,让田婴明白“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如今齐国对您来说就像水。如果您有齐国的庇佑,那么小小的薛地又有什么用呢;相反,如果您没有了齐国的庇佑,即使把薛地的城墙修得天一样高,仍然是没有用处的)。”
生存不易,田婴也是门客生存的根本,否则又怎会冒“蒸刑“之险纳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