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第六天/生死之认知

作者: yan_mm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3:50 被阅读5次

    庄子以“丽之姬”的故事,讲述如何摆脱生与死带给人们的困惑和恐惧。我以为,世间万物之生死,不过是一念之间,任何事物都存在生与死,包括草、木、念、想……

    从哲学层面讲,生与死是相对的。首先,人类、草木、昆虫其命运载体不同,生命的期限也不同。然而,都不过是一生、一死,如此而已。有的昆虫生命只有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在它的生命轮回中,生就意味着死,但它应就按照它的生命轨迹完成它的“使命”。还有我们熟悉的中华小蜜蜂,工蜂寿命2、3个月,雄蜂寿命3、4个月,蜂王寿命是一般蜜蜂的10倍,也不过2至4年。尽管生命如此短暂,可小蜜蜂们应就不停的辛勤劳作,采集蜂蜜,给植物传播花粉、为植物生长、繁殖、丰收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也为人类提供不可多得的、最原生态的、香甜可口的、营养价值丰富的蜂蜜。据说,我们本土的中华小蜜蜂非常勤奋,每天六点就出来采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比外来的蜜蜂每天多工作4小时以上。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小蜜蜂的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呢。

    所以我们要爱戴每一个生命,善待一切万物,不管是野兽、昆虫、蝼蚁、草木,一切有生命的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是美好的。

    其次,生与死是相对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所以说,生与死是针对不同的层面而言的,是相对的,是自然规律使然的。我们不要在于哪种形式,不要把它物化,应该追求精神层面更高的境界。身体作为一种形式是物化了的,而精神是无形的,是有想象的,相对的,不可预知的,遥相呼应的,它可以通万物、可以通神灵,那为什么我们现在感受不到呢?是因为我们有很多障碍,我们没有达到那个精神层面。有的人怕死,有的人毫无畏惧!其实只要你心地善良,爱戴众生,过好每一天,有精神追求,就会感到生活很美好;如果浑浑噩噩、无所事事、醉生梦死,那你的生又和死又有什么差别呢?不要怕生死,要有追求、有梦想,要活出一种品质,坦坦荡荡,心有万壑,天人合一,要能给别人带来愉悦,要一味地善良下去,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有意义。

    如果说有一天大家都会到一个地方,那我希望那个地方是特别美好的天堂,是西方极乐世界。呜呼,修道、得道、成仙、成佛。

    夫死生之变,犹春夏秋冬,四时行耳。其于各安各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自谓生为死,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无死无生,无可无不可。如此而已。

    知万物之皆齐,死生之一贯,则“无执”、“无我”。知此则死生齐矣。

    庄子《齐物论》篇幅较长。四天的学习,每天都用时许多,亦收获颇丰。尽管有的字句理解不尽深入,但依旧让我感慨,多次被庄子的崇高境界折服。现以“生死之认知”作为本章心得之结尾。感谢生命的精彩,感谢生命中每一个遇见,感谢庄子《齐物论》带给我如此之多的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读《庄子》第六天/生死之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dv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