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会让我们思考方向。
走进草原,除了美丽的蓝天白云之外,便是成片的羊群,羊喜欢群居,在牧羊人的指挥下,成百上千只羊在头羊的带领下,席卷整个草原,看上去颇为壮观,有时会把这场景错误的认为是有力量的表现,直到一只饥饿的狼拦住了去路,这看似荒唐的假象突然间烟消云散,呈现的是四下的逃窜,如果用成熟的理论推断,如果用人的思维,这答案会很难解,但却不影响它是事实,我们唯有感慨:羊毕竟就是羊。
羊的世界,思考是个奢侈的名词。它们有吃有住,不需要个体存在巨大的危机感,牧羊人已经构建了足以清洗思想的天花板,它们很容易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当方向和路线早就确定,剩下的只需要跟从,再跟从,因为青草、水源都会在前方;它们讲究高度的服从感,不允许出现独树一帜的现象,哪怕身上毛发的颜色,如果在白羊中出现了一只黑羊,它可能会备受煎熬,在集体的世界,这是无法容忍的现象,需要内心坦然,一只头羊足以解决所有的困难;它们外表坚强内心懦弱,走在宽广的草原,总是叫叫嚷嚷,总是你追我赶,总是给人整齐划一的感觉,但一旦落单,只身行走在空旷无垠的天地,它的声音又是那般稚嫩无助,连地上突然飞起的鸟儿,都能惊起它的一阵狂奔。
在羊的队伍,组织的力量远胜过个体。在这份统筹之中,个体的功能在无限的退化,它们对头羊、牧羊人无比信任,跟随走南闯北,收获食物和生长,但最终结局却很悲惨。羊到死都没想到,自己信任的牧羊人,会把它们变成别人的美味佳肴,而最后倒下的——正是那只头羊,从生到死,都交给了他人,活的盲目,也活的悲哀。在它们心中,生命原本会永远蓝天白云,会时刻兄弟相伴。但对于牧羊人,这是一份等待的丰收,更是一次成功的饲养。如果只是被作为饲养的对象,那么一切悲剧早就注定,羊想不明白这份道理,耗尽生命也没有出现过抗争,这正是牧羊人想看到的结果。
对于大多数人,是喜欢羊的,因为它温顺,因为它愚昧,便于掌控,容易管理,所以羊有大量的市场,一群羊失去生命,另一群羊羔又再成长,它们生命轮回异常迅速,除了一个“名字”,没人记住它是大是小,是老是幼;但我们不喜欢狼,因为暴戾,以为凶残,避而远之是最佳的选项。
当我们在自认为改变世界的同时,或许世界早就让我们成了羊羔,在大同小异的群体里,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真该疑问?自己,难道就不是一只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