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专业课复习策略推荐

专业课复习策略推荐

作者: 刘辰_99ba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21:52 被阅读0次

最新版全套专业课资料请自取:https://t.zsxq.com/yJQb6AI

一个前提:

我所论述的专业如何复习,只适用于背诵型、知识点记忆类型的专业课(经管,文学、法律、自然学科),理工类学科不太适用。

一、需要准备的备考资料

1、考试大纲

有的高校大纲写的非常全面,有的只有简短几句话,但是,考纲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

【较为全面的大纲】

[南开大学管理学大纲]

网址:http://ibs.nankai.edu.cn/n/3656.html

内容:

【“不负责任”的大纲】

[中山大学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

网址: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g02a/g02a01/g02a01g/index.htm

内容:

832 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

大概考试范围: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管理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实践性应用。包括当今世界管理环境、管理学主要理论流派、计划与战略、创业与创新、组织理论、刻板印象、人力资源规划、领导与激励理论、控制论等内容。

看见这样的大纲,是不是有一种愤怒的冲动!

【备注】

90%以上的高校都有大纲,一般去学校官网查找!

若没有,考虑下面三种方案:

⑴、找去年或者前年、甚至5年前这门学科的大纲。

⑵、去某宝或者Q群里的师兄师姐那里买。

⑶、下下策:去找这门学科的考试重点当做大纲。

2、历年真题

【途径一】:良心高校一般会在官网中找到历年真题。

比如: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途径二】:买或搜

买:某宝、Q群师兄师姐。

搜:考研各个论坛。

大部分是高价,大约150-300之间。

(被宰也没办法,复习是第一位。)

【备注】

⑴、即便你买的真题,也有一种真题叫做“回忆版”真题。

什么是“回忆版”真题:师兄师姐考完后,立即把真题题目背下来,转手卖!

反正我是佩服这些人,考研的同时也不忘做个小买卖。

⑵、如果这两种途径都找不到真题,换学校吧,何必非要再一颗树上掉着呢。

考北大换成考清华,不好嘛?

3、课本

【建议一】能买薄的,别买厚的

比如:西方经济学,买高鸿业的多好,经典版本。

非要买曼昆的。

生物化学,买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基础生物化学多好。

非要买王镜岩的。

(忍不住,还是想上传个图片吐槽一下。)

有研友会质疑我,认为厚书知识点较全!

首先,考研,我们应该先把重点知识学完,有时间再去学边边角角的知识点,没时间就算了。

其次,那么厚的书,买完很幸福,读起来很痛苦。

人的学习精力有个极限值,和吃饭一样,吃饱了继续吃是一种痛苦。

【建议二】最好买你报考学校出版的教材,其次考虑这门学科最经典的教材。

比如:我考中山大学西方经济学,可能不仅要买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经典),还需要再买一本中山大学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原理。

这个原因你们都懂。

二、“三样法宝”分别有什么用

1、考试大纲——定范围

别认为这是一句废话,一句话有二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

考试永远不可能超过大纲范围,同时也要注意,有没有复习全面。

比如:

中山大学管理学大纲

管理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实践性应用。

包括当今世界管理环境、

管理学主要理论流派、计划与战略、创业与创新、组织理论、人力资源规划、

领导与激励理论、控制论等内容。

猛一看不就是周三多《管理学》教材的内容嘛?

不对,你们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源规划这部分内容不属于《管理学》教材的内容,而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学》教材的考试内容。

于是,去年中山大学专业课真题,名词解释中的员工引导和员工培训就出自《人力资源管理学》。

【第二个意思】

考试内容各个章节分配均匀。

先拿政治的《马克思原理》举例

你我都知道,马原辩证法、认识论、政经这三章尤为重要。

但是!即便重要,出题量也不会很多。

反而,每年历史观、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发展及其规律各有一道题。

因为命题人要兼顾各个章节。

对于专业课也一样,即便你认为不重要的章节,如果他独立成为一个章节或模块,也是你们重点复习的内容!

因为命题人要兼顾各个章节!(再重复一遍)

2、考试真题作用

【作用一】确定考试题型

这点就不用详细说了吧。题型对考生的复习策略至关重要。

【作用二】真题会反复考

专业课一般是各个高校的老师命题,这类老师有一个特点!

懒!

从来不回避重点!偶尔还会出几道原题。

【作用三】了解命题人的心理

通过观察近几年的真题,你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⑴、观察命题人出题是否是常规考点、重点?

如果是,按部就班抓重点复习即可。

如果不是,调整复习策略。

⑵、哪几章的内容年年考?那几章的内容几年出一次?

年年考的,我们也要尽量把边角知识看完。

几年一考的一定考查重点知识。

⑶、观察给分点,研究做题技巧和策略。

别的我不知道,比如管理学的名词解释。

学习型组织: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考试中,名词解释要都是这样答,就算答案对了,满分6分,最多得2分。

亏不亏?因为你们没有研究给分点和答题策略。

管理学的名词解释,不仅要解释名词,还需要举例,延伸扩展内容。

3、教材参考书

这部分内容会在下面重点介绍。

三、如何复习专业课

【第一步】:宏观分析

1、利用大纲确定复习教材

2、分析考什么题型,不同题型如何制定复习策略。

选择题:以理解为主。

填空题:记忆一定要准确,避免写错别字。

名词解释:建议各位把每个名词解释的核心考点记录下来,再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

简单题:同样建议记要点、记考点,考试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

3、利用真题分析哪些是每年必考章节,哪些是跨年考试章节?

【第二步】:“两遍”过课本

前提:我指的是每一章采用“两遍”过课本方法。

第一遍:从头到尾看一遍该章节的内容。

此阶段要做的:把不理解的知识点,用记号笔标记。

(专业课也一定有不理解的知识点,经济类、自然学科尤其明显)

然后,详尽一切办法解决不理解的知识点。

第二遍:搭建框架

买一个笔记本,独立的去搭建框架,去梳理知识点。

不用默写,边看教材边去搭建知识点框架。

(看完书,就能默写出框架的考生,都是大神。)

【备注】

⑴、搭建框架不是让你抄概念,把知识点以及知识层次罗列出来即可。

⑵、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在旁边标注课本页码即可,如P10。

【第三步】:按照笔记本的框架“背诵”

第二步属于第一遍看课本,理解课本内容,搭建知识框架

第三步属于第二遍复习了,

这一遍复习的核心:背!

框架层次搭建的再好,知识点都能理解。万里长城最艰难的一部,研友们,你们怎么也躲不过。

背诵小技巧:不建议一字不差的背诵!建议按照考试要点背!

【第四步】:做点题实践实践

第四步与第三步同步进行,背完一章,从网上找点习题练练手。

四、时间规划

【不考数学】

你们现在就要开始复习专业课了

【考数学】

最早7月初,最晚7月底

我就按照7月底开始复习来说

8月9月第一遍

10月第二遍

11月12月查漏补缺,做做真题。

从各个章节来说,一般一本书15章—20章。

专业课大部分是两本书、

一天一章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课复习策略推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e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