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
这话一点没错。
曾经我觉得,我身强力壮,无所不能,一定能在职场上获得巨大成功。
曾经我觉得,我这辈子不会生孩子。也许会结婚,但是不会生孩子。
曾经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是很潇洒的。我爱自由,不喜约束。
曾经我觉得,我不喜欢家乡,我要努力挣脱出去。
曾经我觉得,我是那个例外。
然而,这一切,都在30岁这年,发生巨变。
也许,5年后,我的感悟还会有不同。但是此时此刻,或者说半年来,下面几点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1.也许,工作和爱情,都不是生活的全部。
把工作视为最重要,忽略自己的健康,忽略家人,忽略自己的人生计划,是很傻的行为。经济危机下,任何人,都可以被随时汰换掉。履历闪闪发光的高管,工作成绩出色,态度绝佳,也因为公司降本增效,面临被优化裁员的命运。我不能说我比他们更优秀。所以如果把工作当成唯一,真的是很傻的事。
爱情也不是。人间三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只能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对应的感情里,做好自己份内之事,足矣。大多数情况下,最健康的现在看来反而是友情。亲情和爱情,都比较容易越界,因此也是比较需要花时间和耐心的部分。智者不入爱河,一定程度,正确。
2.也许,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是对的。
最近一直在看曾仕强老先生的讲课视频,感触特别深。他说中国人传统就是成家立业,对于中国人来说,人生真正的开始,是结婚以后。
我觉得,曾老的话,适合90%的我们。不要拿终生不婚作出大成就的科学家举例。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那么出色,认清这一点,有利于身心健康。
一个人过,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很难有负担起人生重要责任的意识。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没错。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结婚生子,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吗?当今社会越来越文明开化,单身无罪,搞事业成功是成功,但是在适合的年龄选择婚姻和家庭,经营稳定的家庭,又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呢?
我不觉得婚姻能真的让人变得更加负责,或者一夜之间成熟。客观来说,进入家庭,与另一个人长期相处,甚至有个孩子,组成一个3口之家,每天会被迫要和另外两个人打交道,这本身就非常需要耐心。而现实中,除了房价太高以外,大家越来越缺乏和人相处的耐心,个人主义盛行,因此单身越来越多。单身无罪,至少我认识的大龄单身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赤子之心,善良单纯。但是,同样作为社会人的我们,并没有感受到社会对于大龄单身人士赤诚品质的包容。更多的是,你那么大年纪了,为什么那么幼稚?
也许,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给自己一点压力,让自己被迫去成长,未必是坏事。职业上的成长值得欣赏,个人心智上的成熟更值得赞叹。客观说来,大多数已婚人士,确实有更稳定的情绪,更强大抗压力,更多的耐心。这些品质,也对获得职业成长有帮助。
3.也许,人是需要陪伴的,孤独是有毒的。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两个人有时候比一个人更孤独。这些,一点错都没有。找一个不合适的伴侣,没有共同语言,对于人生而言,确实是一种消耗。
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家人,没有伴侣,没有朋友,没有宠物,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想象不出来,也无法评判。我只知道,如果是我,我会很怕,因为我会觉得很苦。
我一个人生活,但是一直有猫咪的陪伴,每天抱着小猫撸撸,是我觉得非常治愈的事情。没有对象的时候,我和朋友家人的联络就比有对象要密切地多,当然我有点自私。我意识到自己很怕孤单,因此尽量让自己保持和外界联络,当朋友们发来问候、关心,抑或是一些劝慰,我很幸福,这样内心会感受到一丝丝的安全感。
我只知道,我很需要陪伴,不管这个陪伴是来自伴侣,还是家人,还是朋友,还是宠物,我很需要。没有陪伴我很痛苦,有陪伴我就很开心。
4.也许,家乡,偶尔也能给人力量。
我来自于一个常被地域黑的地方。因此从小,出门在外,就有一种没来由的耻感。我耻于开口谈及自己的家乡。
有一句话说,那年我踏上去远方的火车,我觉得自己开始了新的生活,却不知道,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庞博说,“空姐问,还有去上海的吗?”
“我要去上海!”“我听见一个声音传来,仔细一看,那是18岁的我自己。”
当时听到这一段,我泪目了。
刘震云说,离开家乡,就会有乡愁。可是不走,就天天在乡里发愁。
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也许不会选择回到家乡。但是谁能抗拒家乡的那碗胡辣汤呢?
有些东西在骨子里抹不去,忘不掉,那就是根吧。
5. 也许,我们不是例外,我们是常规。
这句话来自一部电影。里面的女主角常常觉得自己一定是那个例外,那个exception。
然而事实告诉她,you are not the exception,you are the routine。
年轻时以身为少数为傲,觉得自己不同凡响,喜欢不走寻常路。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选择你所承担的,承担你所选择的。
没错,我们往往为了即时的满足,会急于作出抉择,却对未知的风险没有任何预判。当风险来临时,也咬牙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事实上肠子悔青了也只有自己知道。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想象一下选择可能需要承担些什么,也许能作出更审慎的决定。想要成为例外,也必然需要经历常人无法经历的;无法承受超出常规的压力,那么还是选择稳妥一些的。最怕的就是能力和忍耐力配不上野心。
25岁之前常常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随着年龄增长,30+了,突然发现,睡眠不足和饮食不规律会让自己情绪不稳定;缺乏锻炼稍微劳累一点可能会扭到腰或者脖子;120分钟的电影看了中间会犯困(当然也可能有电影的原因);自己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在感情中自己无意的牢骚会非常伤人…… 这些,就是我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当然,现在发现也许还不算太晚。
这就是我,一个31岁未婚的人士,一点点小小的感悟,未必全面,但都是肺腑之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