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信仰的距离

信仰的距离

作者: 觉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19:54 被阅读0次

    去年在武威,从书院宿舍出来,往奶奶的旧屋去,在前坪见到慈祥的雪师走过来。他那么平和,安详,没有一点架子,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慈祥的气息。见到他,我有点胆怯,不知道是该行鞠躬礼,还是合十,亦或什么也不干,只是问候一下。因为第一次遭遇这种场面,我有些手足无措,连忙对身边的姜俊老师说:“我们要不要行礼?”姜俊老师回答:“不要有名相,就问候一下雪师行了。”我仍然不敢轻举妄动,我想,先看她们如何做,我再跟上吧。

    雪师走近来后,有些人叫:“雪师!”我身边有一个人一边低头合十,一边称呼“雪师好!”我一看,条件反射地也对雪师合十:“雪师好!”之后雪师问我们哪儿来,我们一一回答了。

    这个画面,至今仍鲜活地存于心里,雪师那时候的面容,在我心里是非常清晰的。

    后来的一天,我和双莲在楼上图书馆整理好书籍,准备去宿舍。下楼的时候,我们看见另一侧雪师从楼梯口上来了。我的胆怯又来了,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局促不安中,我准备下楼躲开雪师。这时双莲拖住我,我只得转身,正不知如何时,雪师慈祥的声音传来:“红英,你看到什么好书了?”我一惊,后来我回忆起来,我在图书馆对一本书摩娑了许久,很想借来看看,后来非常不舍地放回了书架上。原来,雪师是心知肚明的呀!

    不知为什么,这两个画面如此鲜活地存于心里,并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生动性有稍减。

    此外,还有两个画面清晰地印于脑海。一是在临朐的线下课,晚上我们许多人一起去雪师房间。雪师那时候已经非常累了,他讲课一天,还签了那么多书,晚上一拨拨的人进来又出去,又进来一拨拨的人。我们进房间时,已经九点多了,雪师坐在沙发上,他斜靠着,脸上一脸的疲惫。我们中的一些朋友相继向雪师问了一些问题,不知不觉过去了十几分钟。期间有几次,我想提醒大家,时间不早了,让雪师早点休息,但大家都没有动静,好像想一直坐下去,即使没有问题,也还坐着蚊丝不动。期间我看到一个朋友问了一个什么问题,雪师头一扬,无奈地笑了一下,那笑容里都盛满了疲惫。其实那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我从雪师脸上看到一种非常打动我的慈祥,他明明很累了,却没有表现出半点不耐烦,这让我感到非常于心不忍。后来我瞅个空,对大家说:“我们走吧,雪师太累了,让雪师早点休息。”大家这才陆续起身。

    还有就是元旦的时候,在上海的讲座中,晚上我们又排队去见雪师。近距离地看到雪师,我又感受到了雪师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大悲悯和大爱,那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磁场,它让我们像铁屑一样牢牢地被吸引住,不想离开。那一晚,我再一次被感动了,内心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亲近感。

    这几个画面其实并不曾消失,它们成为我心中温馨而美好的记忆。这两天,我一直在追问自己:我对自己信仰的对象是否有足够的虔诚和信心?如果掺杂有一丝丝的不相信,无疑跟100%不相信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像婴儿一般纯净,能全部地将自己的身心托付,方能称为一个纯正的信仰者,方能抵达自己要到的地方。否则永远到不了终点。

    于是我眼前不断地浮现出这几个画面,我沉浸其中,感动莫名。这样数次回想,我发现一个事实:并非我觉得雪师离我遥远,而是我没把雪师始终放在心间,没有记得去联结。作为一个信仰者,我其实并没有达到信仰应有的层次。这无疑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警示:信仰是需要时时去追问内心的,需要主动地去放下自己,去忆念崇拜的信仰对象。当自己没有付出心力时,心的距离要多远就有多远,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时,再遥远的距离也能变为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仰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fx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