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毛曾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人到了一定年纪,如果能够幡然醒悟,那将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也许我们因为年少无知,荒废了前半生,那又怎样?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可以用后半生去弥补,将后半生认真的活。
不必沮丧,风雨过后,人生多少都会有些感悟。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我们走向成功。
要想拥有开挂的后半生,必须丢掉这三种东西。
1.习惯性的抱怨
朋友小张告诉我,她有一个特别爱抱怨的女同事,每天一到公司便对她吧啦吧啦,说她老公什么都不管啦,婆婆挑她的刺啦……
刚开始,朋友小张还挺同情她,于是甘愿做了树洞。可没想到的是,她这个树洞,却让那位爱抱怨的女同事,形成了一种习惯。她的一天从抱怨开始,然后又从抱怨结束。
朋友小张很是反感,有时只能选择不理会。
可没想到这位女同事,不仅没有减少抱怨,甚至选择下班后用微信狂轰乱炸般的抱怨。
忍无可忍的小张只好把对方拉黑了。
面对这样的人,就不能留面子。要当机立断拒绝。告诉她:我很忙,没有功夫听你抱怨。
与其整天抱怨,还不如静下心来,想办法过好每一天。
习惯性的抱怨,会使人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越是抱怨,事情越是做不好。
刘文献曾说: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难受。
人生一世,白云苍狗,我们不仅要丢掉习惯性的抱怨,更要远离爱抱怨的人。
2.自我堕落的借口
人生实苦,但不是我们堕落的借口。
还记得2018年的微博上,陈羽凡吸毒被抓这条新闻吗?
当时,很多网友都猜测说,陈羽凡如此堕落,都是因为白百合出轨小鲜肉造成的。
就算失恋很痛苦,也万万不能当作堕落的理由。
人,为什么会堕落?
堕落,其实是一个倾向,这个倾向牵涉到人性的弱点,积习难改,然后是一步错,步步错。才会陷入堕落。
所以堕落的本身,并不是一瞬间的事情。
而是在我们每一天的缩影里。
你的每一个微习惯,都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堕落,可以有成千上万的理由,而想要上进只能靠努力。
王力宏曾说:天分很重要,但努力才能让天分更有价值。
没有他不会玩的曲风,没有他不会上手的乐器。他是公认的音乐才子。
天才,并非一日修炼而成。
王力宏从六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每天坚持练习长达六个小时。
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13岁就做出第一首单曲。
时至今日,他从未停止上进,无时无刻都在练习。
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这个分水岭。
偶尔堕落一下,其实没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敢于正视。要明白,为堕落找借口,就等于自毁前程。
正如佚名所说:“每次放任自己堕落之后,剩下的就只有悔恨。”
回想起前半生失败的种种,大多都是由于为自己的堕落,找了太多的借口。
就像“你永远也叫醒不了一个装睡的人”。
如果你自己非要堕落,神都救不了你。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3.停止学习的步伐
当今社会,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大多数人会感到焦虑且迷茫、内心匮乏,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停止学习。
这让我想起曾经那位,因收费站撤销,而找领导哭诉的36岁大姐。
她说: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献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我啥都不会,也学不会什么,以后怎么活?
看到她,就更加笃定,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这是赤裸裸的现实打击。却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敲响了一个警钟。
正如马云曾说过的一句话:人如果停止了学习,就开始走向失败。
朋友的妈妈已经50多岁了,还在坚持学习写作。
上次去朋友家,看到阿姨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还有亲手记录的学习笔记。令我由衷的佩服。
她说:学习,让本来枯燥的生活,有了生趣。她还想要学习理财呢。
阿姨自信的眼神充满着无限魅力。
因此,学习无关年龄,就像《女王的教室》中所说的一句话:只要还在学习,人生就有无穷的可能。
生活就是一场逃亡,不能坐以待毙。
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我们每天都要努力着,保持学习,防患于未然,才能让你不论走到哪里都有铁饭碗。
正如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所说:“你学过的每样东西,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往后余生,让一切决定都听从自己的内心。给心灵以自由,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生活的磨难将给你成长的力量。
而这力量,将照亮我们后半生的路。
愿后半生不再有遗憾,精彩的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