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佛性

关于佛性

作者: 壹玖柒 | 来源:发表于2022-06-04 06:02 被阅读0次

    看到余先生解释慧能的“无念、无相、无住”:心念不陷落与任何想法、任何相状、任何去处。我这俗人的脑子里第一时间疑问:这不是傻子吗?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仔细想来,佛性应该是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才可以追求的状态吧?从生下来到佛性前,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情,才能辅助自己更深刻的了解“空”,更深刻的了解“无念、无相、无住”。比如,吃过糖,才知甜;吃过药,才知苦。淋过雨,才知冷;吹过风,才知凉……否则,我是觉得,这一生,真是白来了呢。

    佛教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余先生说,以一个“空”字道破一切,是不是很悲哀呢?他说不是这样。

    可我却觉得,哪里有人能真正悟透“空”呢?

    更何况,中国老百姓经历了那么多的灾难,生存的不安全感已深入骨髓,刻在基因里,代代相传,以至于现在物质那么富足了,中国老百姓依然做不到享受当下。每每端起今天的碗,想到的却是明天的饭还有没有?哪里有闲暇去想“空”?而且,我们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肩上是有担子的,我们活着是要“为了”谁的,中国五千年,我们总是上下求索“意义”,没了“意义”,便不会活了。突然被告知“一切是虚空的”,这如何是好呢?

    思考的瞬间,又看到“顿悟”二字。余先生说,这种顿悟,也就是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得、一无所求,因此不再有任何困厄,一步走向心灵的彻底自由、彻底解放……说的是精神层面,而不是否定世俗生活。

    哇哦,原来如此。立刻“顿悟”。

    你依然可以为吃而忙,为住而奔波,你依然可活在衣食住行的俗世里,你依然可以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

    但,忙而无获、奔而无果的时候,你却需要用“空”,用“无念、无相、无住”而幽默地回看自己的劳而无获。本就是“空”和“无”而已啊。然后对自己苦笑一下,调整心态,继续上路。于是,便不会“执”。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终老。

    余先生说,即使没有什么特别领悟,只是在世俗生活中无思无虑地过日子,也算是把自我本体融入了宇宙天地。这也不失为一种禅意生态,或者说,一种被佛心观照的人世寻常。

    原来人人皆有佛性,并非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可追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佛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lk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