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第六感”的产生》
有时我们惊叹一个人推论和判断事物的超常能力,而这种能力只能偶尔出现,就像有时我们能在梦中梦见未来发生的事一样,我们把它叫做“第六感”。
人的通感有五:眼睛得来的为颜色、耳朵得来的为声音、鼻子嗅来的为气味、舍头尝来的为味道、皮肤得来的为知觉,“五感”是常人具有的,也是人认识世界的桥梁。而“第六感”正是这五感一起运用达到一种超常、完美的结合,也就是一种超常的发挥。
我们把“五感”看成部分,而把第六感看成由这五部分构成的整体,整体虽然由部分构成,但其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这就是“第六感”的原理。
人从“五感”得来的认识,是感性的东西,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本质,例如大地上的一块石头,感性得来的只是一个块石头,而通过知性、判断力、理性推理和反思就有石头的本质中有重力、有质量、有质量就有着引力,从石头的形状引出几何学以及石头形成的时间、占据的空间等等问题,
而这些复杂的推论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些推论往往就需要“第六感”的辅助,牛顿的《自然哲学及数学原理》、康德的哲学思想,这些伟大的灼见,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能望洋兴叹。牛顿的那句“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而知识,则是我面前的这片大海”从人类而言,这是一种谦虚,但从世界而言,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康德向人类解释了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以及批判了人类在认识世界时感性、知性、判断力、和理性可能出現的错误。让人类感到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快乐。
这些伟大的成就,往往借助于“第六感”,但“第六感”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由康德而言,他被人称道的,除了他的哲学思想,可能就是他严格而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他一生未走出的的家乡小镇――柯尼斯堡(所谓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还是有着商榷的地方),每天按时起床、进餐、看书、写作、散步、休息,以至这个小镇的人把他当成了时钟,看到他出来散步,便知道是下午了(有一次一周未出门散步,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儿》入了迷),
这种规律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适度的锻炼,毫无疑问,会让身体精力充沛,各感官和思维都达到最好的状态,从而可以在认知事物时超出常态,这就是“第六感”产生的基本条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