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习群的一个朋友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一些感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时候都会触动到我,虽未曾谋面,却又感觉无比熟悉,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同频和共鸣吧。今天发了一句:你为什么不肯与人交往?因为你自卑;你为什么自卑,因为你不肯与人交往。我开玩笑似的回了一句:死结呗。他回了一句:突破!看似死循环,突破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嘛,我怎么就陷进去了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两句话,都有点单一归因的意思,为什么不肯与人交往,原因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病理)去分析,也可以从诱因、素因、维持因去分析,反过来亦然。 再转个角度,因果还是果因,看你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李老师再三强调过作为一名专心的心理咨询师要从因果思维转变为果因思维,不是因为悲伤而流泪而是因为流泪而悲伤。
冥冥之中总有些机缘巧合,这厢刚回味完这两句话,那边群里开始讨论孤独的话题,一起学习中医和心理学的曲姐发了这样一段话:“在熙熙攘攘的聚会中,我会感到孤独,在大喊大叫的KTV包间,是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候。我一个人独处,反而不会感到孤独,时间空间都是我一个人的,有很多喜欢的事情可以做,很充实、很安静、很愉悦。”看完我觉得自己的“症状”一模一样,越热闹的地方内心越觉得内心的空洞感越强,一个人的时候做喜欢的事内心反而是充盈而踏实的。
我想最大的原因在于这个场合,这件事是不是我所喜欢的,是不是能让我沉浸其中。归因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我比较认可。
孤独和寂寞是一回事吗?NO,孤独是看不见人,但心中有人,是一种圆融的状态;寂寞看不见人,心中也没有人,这涉及情感链接的恒常性问题,一般人会在3岁之前建立恒常性。
这让我联想到婴儿依恋的三种类型:安全性依恋,母亲在场与不在场,婴儿都有足够的安全感;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反抗性依恋也称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对母亲离开嫉妒反抗。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
从这个角度分析,安全性依恋的孩子情感链接的恒常性通常是比较好的,这类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既能一个人享受孤独,也能融入一群人分享感受,因为他/她们的心里一直有人。
反观自己能一个人享受孤独,但却比较难融入一群人分享感受,继续这样还是突破?得看我的心理有没有冲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