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看完邓超与俞白眉联合出品的新作《银河补习班》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眼看到影片的片名《银河补习班》,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孩子成长的电影;
可真的坐进电影院,跟着147分钟的剧情时而笑出声、时而哭成狗,认真看完整个故事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认真和父母们探讨家庭教育的反思录!
(网友影评)银河补习班,给家长的补习班
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邓超饰演的设计师父亲马皓文,因被人陷害坐牢7年,缺席了儿子的成长;出狱后却发现儿子马飞在前妻的贬低与学校的军事化管理下,长成了一个“超级学渣”;
于是,马皓文决定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挽救儿子;在父亲充分的爱与信任之下,马飞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还成功逆袭年级前十。
原本一个有笑有泪的故事,上映后,网上却争议不断!
有人认为邓超塑造的父亲太过理想化,剧情也Bug不断,强行洗脑;
可平心而论,这世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拥有“马皓文式”的完美父亲或者母亲呢?
又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在被信任、被鼓励、被看见的环境下长大?
最近,杭州男孩俊俊,就以#假扮妈妈和教育专家诉苦#话题上了热搜:
因为不满父母平时的教育方式,俊俊偷偷加了教育专家的微信,伪装成妈妈,就平时家里对自己的教育问题与专家相聊甚欢,想借专家的口好好“管管爸妈”!
可事与愿违!爸爸认为这件事的起因是“小孩子不懂事”,而妈妈看了专家的聊天记录,第一反应也是发朋友圈调侃。
小孩子懂什么?
我都是为他好!
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
这才是现实中多数父母真实的样子啊!
ahaschool曾经发文《邓超“大尺度”新片疯狂催泪:父母的教育里,藏着孩子未来》;今天,就再借《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中典型的四类家长,与大家聊聊:什么样的家长才是孩子的幸运?
善和稀泥:孟叔叔
在《银河补习班》中,马飞的继父孟叔叔承包了影片一半的笑点;他咋咋呼呼,好面子,却没主见,可对马飞却挺“好”。
他舍得花钱,把马飞送进好学校;也敢于在马飞被学校开除时,站出来撑腰;但对马飞的教育问题,他却一直采用“和稀泥”的态度,一切以马飞妈妈马首是瞻,完全是一个电影版的“苏大强”(热播剧《都挺好》中的经典角色)。
除了“假性”缺席,还有种家长专门在教育孩子时唱反调!
我一个闺蜜就总跟我吐槽,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没给孩子找个好爹:
每次给孩子立规矩,饭前不能吃零食,先写完作业再看动画片……都以孩子对他爹的“眼泪攻势”而彻底终结;
孩子犯了错,她刚教训几句,孩子他爹就搬出老说辞“孩子还小,你这是干嘛?”
气的她真想拿起机关枪把猪队友一顿突突……
教育心理学认为,父母在性格特质、思维方式等方面天生存在不同,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同的。
家长一方在教育上“和稀泥”,就永远无法获得1+1>2的效果;最终害的,还是孩子!
分数至上:闫主任
作为《银河补习班》里最大的反派,闫主任在学校是个“阎罗老师”,在家也是个“冷血家长”。
因为自己曾凭借高考彻底改变命运,又是教师身份,在他眼中,分数就是代表一切!
可最终,成也分数,败也分数!他把儿子培养成了全省高考状元,儿子却因大学一次考试失利,受不了打击精神失常……
作为父母,哪有不盼着孩子成绩好的?
可是,成绩等于一切吗?
今年3月,河南洛阳就有一位母亲,狠心把儿子丢在了高速路口,自己驾车离去,说“就算坐牢也不要他了”。
这一切,只因孩子期末数学考了81分,没达到她要求的95分;
在网上,也有很多网友吐槽:
“小时候,自己考了全班第一,要什么父母给买什么;要是掉出班级前五,父母连饭都懒得给他做”;
“自己想报个绘画兴趣班,父母说,就你那成绩,还有脸学画画?”;
“高考前,父亲撂下话,考不上XX大学,我就没你这个儿子!”
当家长在不停给孩子灌输“差生”不配得到爱,就是在逼孩子走钢丝;走过了,鲜花掌声;走不过,九死一生。
孩子一生都会过的如履薄冰,疲惫不堪。
都为你好:马飞妈
一位看过《银河补习班》的同事跟我说:“看到任素汐扮演的马飞妈,仿佛看到了我亲妈!”
“我这都是为你好!”、“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以后只能去楼下卖煎饼”……这些中国式父母的经典台词,他真是从小听到大。
同事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父母起早贪黑做点小生意,家境并不宽裕。但在他的学习上,却特别舍得花钱。
他也早早养成了懂事的性格,父母给他报什么补习班,选什么专业,相什么亲,他从来不会反抗,也不会拒绝!可是一直以来,他却并不开心……
《银河补习班》中,邓超直接指出“我都是为你好,是太可怕的道德绑架”;
打你骂你,都是为你好;
偷看日记,也是为你好;
撕碎梦想,更是为你好;
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 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为你好”的枷锁,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自由,还给孩子制造了满满的愧疚感。
让孩子只能活成父母的孩子,而不是他自己……
相信孩子:马皓文
而让每个孩子都梦寐以求的家长,长什么样?
其实马皓文并没有完美到不接地气,他也会在遇到挫折时朝孩子发火;也会因孩子的一句认可,感动到泪流满面;
都是第一次做父亲,他成为好爸爸,只因做对了三件事:
一、相信孩子:即使老师说马飞“缺根弦”、前妻说孩子“天生蠢笨”,马皓文却一直相信他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二、以身作则:他用行动告诉了孩子什么是“知识的力量”;亦用信念让孩子相信“即使桥塌了,爸爸的人却不会塌”;凡事都要坚持,永不认输……
三、坚持热爱:“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他让马飞知道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个分数,一次考试,而是为了梦想不断奋斗的每一天!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点:
18世纪,一个英国男孩异常迷恋母亲花园里昆虫、植物,并经常提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他还在自己的房间建了一座小型“博物馆”;多年以后,他把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物种起源》,他就是达尔文。
1973年,一个男孩诞生在一个父母均从事计算机教育的犹太家庭;父母的研究领域让他深深沉迷,但他却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创造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后来他将这个创造命名为谷歌,他就是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
90年代,宜兴某个不起眼的小卖部门口,一个8岁男孩第一次打台球就完成了“一杆入袋”;自此,他对这种“撞球”游戏乐此不疲,父亲也倾尽全力培养他这种天赋。后来,他成了世界冠军,他就是丁俊晖。
巴菲特曾说: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对孩子探索世界的整个过程而言,最幸福的也莫过于此!
其实,学校的知识教育与课外的素质教育,从来不是彼此矛盾的。它们的目的,都是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只不过,我们可以选择用更好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就像在ahaschool,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视野文化,我们都会以孩子最喜欢的视频形式精心呈现,让孩子全面调动感官,提升学习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