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微课程,微学习,微课堂,微讲台,微课云……真的说得太多了。
世界真奇妙,一方面我们说大数据时代来了,一方面却又空前地推崇微小,一方面我们说互联网时代就要全局协作合作构建,一方面我们却又崇尚独立的碎片化,一方面我们喊着世界是平的,一方面却又鼓吹三维建模立体思维。
教育疯了,企业疯了,学习者疯了。关于微课,见仁见智,角度不一样,定义不一样。
从组织、宣传微课制作大赛的角度讲,微课就是三到五分钟讲解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的短视频。从学校课堂教学角度讲也就是翻转课堂的角度看,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我认为,微课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包括短文、图片,图文、动画,视频,音频、游戏、电子课件、电子书、可执行程序、APP等,利用电脑、平板、手机、电视、口袋书、活页纸以及其他可视可听可见可感知的手段和载体,借助MOOC系统、单位网站、云学习平台、公共微博、微信、音视频博客甚至有针对性分发等,针对一个确定的学习目标,经过周密策划、合理构建、用心设计并精美制作的,呈现给学员的碎片化学习产品。
这是我根据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构建的如上模块儿结构。
第一层是单一信息,其中,音频对于学习,是效果最差的。所以,没有相关的图片、文字或情境演示,老师的口耳传授是最要不得的。这方面的实验已经有很多人做多。
第二层是两种信息统一在一起传递信息,这个效果要大大优于前者。
第三层是多媒体信息,是目前学习的主流媒介。
第四层是最方便快捷的大数据互动学习形式。
微课的特点是微、小,但正因为如此,微课必须是精品,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制作。
一般而言,微课,是针对在线学习的,是Elearning学习和Mlearning学习的产物,线下那是一对一辅导面对面讲授中的点拨。其实这很简单,微课,是针对一个知识点或问题的一个学习片段,微课程,是针对某一个知识门类或系列,由微课构成的学习片段集。
碎片化不是无序化,杂乱化,微课是目,微课程就是纲。
如果把微课比作树叶,那微课程就是挂着树叶的树枝,当然很多树枝就形成了巨大的微课知识体系树。过分强调微课和微学习,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我听诗歌鉴赏这一专题课,一节四十多分钟,一次最少听两节,如果有时间,我想应该是一次连续听完全部八节课。我忽然想,如果用微课的形式来学习系统的诗歌鉴赏,我一定会疯掉的,碎片化的学习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构建。
微课不是万能的,没有微课,也不是万万不能的。
一,过分依赖网络和电子产品,使学习简单化物化和被动化,会不会使人类丢失自己的本能,造成学习能力的降低和丧失?每每想到学习,就必须要有电脑有手机有平板吗?会不会使学习变成一种形式而不讲求收获和改变呢?
二,学习的零散性和碎片化,会不会使知识断裂,思维割裂,不利于人类形成系统思维的习惯,会不会养成个人为中心、自私、不合作的心里定势?会不会引起心里和健康方面的的重大隐患?
三,对学习者的过分迁就,将使学习变得没有乐趣,而且免费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没有紧迫感,没有忧患意识。我学习,你服务,是天经地义的,是你需要我学习,我是在为你学习。
也许,现在,我是杞人忧天,但,将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753/9c88f48057baa88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753/9caa479f1aea5f5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753/b1026420210664d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