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互联网的牌面,都让马大师一个人占了。
几天之前,马大师还“仅仅”是一个精通闪电五连鞭和接化发、弟子众多且在海外传授中华武术多年、被一个“不讲武德”的年轻人30秒内连续击倒却坚决不碰瓷的武术大师。
到了今天,马大师已经成为一个大战迈克尔·杰克逊、在斯大林格勒讲过话、拥有个人独占XP系统、且怒斥过群臣的鬼畜天王了。
来源:脉脉如果你到今天还不知道什么是耗子尾汁和不讲武德,那你真的要反思一下,是不是上班摸鱼的效率太低了。
然而,就在举国欢庆论武德的时候,我那即将年满35岁的同事二壮却突然流露出一种“啊,大师我悟了”的表情,继而陷入深深的悲伤。
“马保国打不过年轻人,然后说年轻人不讲武德。公司小孙刚入职的时候,干的比咱们好,咱俩不是也说过他的方法是野路子,撞大运才让数据涨上来的。”
我们!不会!都是马保国吧!
人均马大师
马大师惨吗?
挺惨的,但马大师悲惨的地方不在于自己辛苦营造的人泡沫被戳穿,而是作为一个大忽悠,明明心里清楚大家都已看穿了他的套路,都在配合他的演出,还要咬紧牙关演下去,甚至还要说出“年轻人不讲武德”这样居高临下的话。
当我们置身事外时,当然可以跟着鬼畜区的视频一起消费大师,但当我们将职场场景带入,我们每个人都成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在如今的互联网江湖上,一边是讨论“年轻人不懂规矩”的帖子俯拾皆是;另一边是“00后吊打中年社畜”的故事层出不穷。
一边挨打,一边说人家不守规矩,这个套路有些熟悉了。再想一想,老鸟们忽悠实习生应届生时的那套说辞,也与“武德”异曲同工。
综上,这个残酷的结论终于浮出水面:
我们不是马大师,我们终于成了马大师。
救救马大师
当我们还年轻,当然会无情的嘲笑中年人油腻,但当我们也逐渐步入中年,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教年轻人认识到社会的险恶。
马大师现身说法,证明闪电五连鞭和中华武术道德手册显然无法在与年轻人的战斗中,帮助我们获胜,那么问题来了,中年人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
总结了几点,仅作抛砖引玉。
首先,总结经验,然后忘记它。
《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演示了一遍太极剑法后问张无忌:“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问“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又沉思半晌后,张无忌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
职场上,经验是财富也是桎梏。经验让我们可以更快的判断事情发展的方向,更好的解决问题。但一旦经验多了,就会变得盲目,将一切不符合经验的事情,归为异类,进行打击、否认和视而不见。
《肖申克救赎》里有这么一句话:“这些围墙很有趣,一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它们,最后你离不开它们。”
运用不当,经验会变成一堵围墙,亲手封印我们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身边,能够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稳步向上的人,通常都如张无忌一样,将经验内化为一套看待世界的知识体系,每当遇到新环境新问题,经验都是他们把握重点的快捷通道,而非解决问题的方便法门。
其次,扬长避短,以资源对冲那些加不了的班。
跟年轻人拼身体,大概就是中年人在职场上最悲壮的冲锋,因为结局早已注定。与其在网上与键盘侠争论,你凭什么说中年人就不如年轻人努力,不如把决胜千里的活痛痛快快交出去,把运筹帷幄的活一门心思做好,找到你的核心竞争力。
你的资源,你的人脉,你认识的行业大佬,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同事都是年轻人最缺乏的,这就是你相对于年轻人最强力的护城河。
当年轻人还在埋头苦干、傻干、蛮干,你却可以轻描淡写,云淡风轻的用一通电话解决了问题,你还跟他讲什么武德。
而如果你依然没能积累下足够的资源,那就赶紧行动行动起来,通过脉脉去连接你所在行业的各种人,在互动中与他们建立可靠的联系;完善自己的个职业信息,利用已经做出来的成绩,吸引更多人主动与你建立联系。通过这些方法,将自己与行业内的优质资源牢牢绑定,在面对年轻人的战争中,这些资源就是你的弹药,永远不会嫌太多。
最后,别当大爷,当大叔。
对于某些人来说,时间是把杀猪刀,是把猪饲料。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时间却赋予了他们另一种韵味,一种只有时间才能给与的魅力。
里奇·卡尔加德在《大器晚成》这本书里分析了那些在年长时取得成就的人,这些人通常有六大优势:好奇心、同情心、韧性、冷静、洞察力和智慧。如果说大爷是沧桑的是油腻的,那么以上6种特质赋予就是“大叔”的魅力所在。
所谓聪明,大多说的是先天反应;所谓智慧,说的则是岁月和时间的磨砺。把聪明留给年轻人,把智慧牢牢握在手里。此时不必锋芒毕露,但求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少年!老去前,请不要成为“马大师”
对于年轻人,如何避免成为“马大师”,这里也有几条建议:
第一,深度思考,选择充满潜力的行业。
同样是上楼,选择乘电梯的人,站在那里就可以快速上升;而选择楼梯的人必须气喘吁吁,上升速度还不及他人。都说选择比努力重要,这里的选择之一指的就是,你所投身的行业。
几年前,一位很有能力的实习生拒绝了某企业的转正offer,他对HR说,“我看咱们大BOSS的状态我就想到,我未来再努力,运气再好,也就是这样了。”他没有急于开启第一份工作,而是决定“深度思考一下,未来我到底想进入哪个行业。”
当然,深度思考的前提是,视野更开拓,对未来有更具前瞻性的洞察。除了阅读、收集信息之外,向行业大咖求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发挥自己的天赋,聚焦于一种能力,做到无可替代。
有句话,当你有了特长,你就有了铠甲。换句话说,当你成了专家,你就建好了自己在职场上的“护城河”,不担心被轻易地取代,被年轻人攻城掠地。有个朋友,特别擅长处理各种纠纷,从了解真相、各方需求,到提供解决方案,息事宁人。慢慢地,他在集团中成为无可替代的角色。“领导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闹了。”
第三,作管理,作能打胜仗的将军。
一夫当关、一将难求的道理谁都知道。值得强调的是,不能只是追求Title上的不断镀金,追求高位,徒有虚名,最终到了”马大师“的年龄反而还会因为Title虚高,无法找到屈尊的职位。沉下心来,真的在管理、沟通、调动等方面成为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这样才能让自己真的增值。
第三,与时间作朋友,追求复利。
爱因斯坦书说:“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像是一笔绝好的投资,经过数年时间,得到超好的回报。与时间作朋友之于年轻人,还包括:做一些充满复利的事。一件事坚持数年,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收益。
第五,打造自己在业界的品牌。
个人品牌更像一个符号,它涵盖了人品、信任、能力等诸多内涵。塑造自己的职场品牌,同时拥抱时代变化,让自己成为行业里应有姓名的人物。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刚出发自然脚步轻快,而行至半程时,重要已不是与刚出发的人比速度,而是控制好自己的节奏,慢慢跑,跑的远。
这条路不论资排辈,没有重来,不讲武德,唯有一往无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