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逻辑对审计工作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样的逻辑才算是一个好的逻辑呢?
好友A给我分享了一个案例:他们在做采购审计时,发现入库数量与实际到货数量存在差异。审计人员已知入库数量、入库金额、开票数量、开票金额、实际到货数量,并根据已经条件测算了入库差异和开票差异,编制如下审计底稿:
在编制审计报告时,为了说明该问题,审计人员没有列明细数据,只在审计报告展示:入库金额、开票金额、到货金额、入库差额、开票差额这几个字段。
结果,审核发现:开票差额≠开票金额-到货金额。查找原因发现,该公司物料价格波动较大,开票相对入库会延迟,因而开票的平均单价≠入库平均单价,到货金额按照入库平均价格计算,开票金额和开票差额均是由开票的平均单价决定。因而,造成数据差异。
关于这个差异,审计报告复核人员认为,原审计底稿的计算逻辑需要做调整。因为报告阅读者阅读审计报告时,可能会因为“开票差额≠开票金额-到货金额"这样的差异,而对审计报告的数据产生质疑,即使审计人员可以去解释差异原因,但是因为这个逻辑过于绕人,也不一定能够让报告阅读者信服。
最后,报告复核者提出将开票差额的计算公式变成”开票金额-到货金额“,即⑩=⑤-⑥。这样调整之后,报告的数据逻辑就能统一、连贯了。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就是,我们去梳理逻辑时,不仅要让逻辑清晰,还要足够简单。单从开票金额差异来看,审计人员一开始在底稿中的计算逻辑也算是比较清晰的,单价用开票平均价格可能更接近于实际开票价,但是如果从整体来看,这块数据的逻辑却是有些复杂和混乱的。
下一次,如果我们再遇到梳理数据逻辑的时候,除了让自己清楚之外,我们也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整个事情,注意结果的呈现是不是让别人能够容易掌握,而不需要反复推敲。我们需要不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