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首先,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每个不同年龄阶段或社会阶层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先说说我自己的追求: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万难可破,万事可成!而没有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则很容易英年早逝 -- 我自己已经亲身经历过自己身边人的种种不幸了。
那如何获得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构建源远流长,根深本固的成长循环呢?核心在于让阴阳调和,相互滋养,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交通成和,万物化生。
当今社会,过多的强调了奋斗者文化、996是一种福报...这种片面强调“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独阳做法,必不长久,换来的最终只是:一身病痛和一声叹息“出师未捷身先死...”。
《道德经》第十六章告诉了我们交通成和,万物化生的方法,即:
- 致虚极:每天工作结束后,要放下名利,宽恕他人,放空自己,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 守静笃:即便遇到大事、烦心事,也要静下来;被困难挫折打蔫了,也要笃信道的方向。人人都有下坠、受挫、居下、处恶的时刻,越是这样,越要休息、闭眼、感受自己,连接自己、从静笃中得到滋养。
-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世间万物,都处于这种阴阳相互滋养、交通成和的有生命力量的循环中,甚至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循环
- 夫物芸芸:自己所受的苦厄,先贤也会受,后辈也会受,人人都会受
- 各复归其根:解脱之法,就是让偏离的人生回到阴阳相互滋养的根本上,即Reset,复位一下,回到原点、回到初心。
- 归根曰静:人们早上一睁眼,就会被“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搞的越来越燥,即焦虑、郁结、烦闷、愤怒...到了晚上,就要回归清净心,回归宁静,让压力得到缓解,让自己从应激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肾上腺素降下来,让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得到休息... 这种清静,让身心都得到了滋养,第二天自然精气十足。
- 静曰复命:清静下来,让身心得到资源,就叫复命;复命后,生命力量自然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 复命曰常:每隔一段时间,一般是自己感知到烦躁时,要复命一次,比如,三十分钟的禅定冥想,这是世间最朴素的道理
- 知常曰明: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是觉悟的人,不执着,不愚迷,圆融通达
- 不知常,妄作凶: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被自己的情绪和妄念所控制,不断造身口意恶业:三恶念(贪婪、嗔恨、邪见);三恶行(杀生、偷盗、邪淫);四恶语(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最终遭灾惹祸,殃及满门。
- 知常容: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容易认知自己、理解他人、明白世界运行的规律,即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理解了自己、他人、世界,也就容易宽容他人、感恩世界,也就容易看轻名利,放下怨恨,更容易进入清净的状态,滋养自己。
- 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明白阴阳滋养万物化生的道理后,自然而然就能在强大生命力的基石上,收获长盛不衰的基业。
网友评论